称霸的理论是有了,但那都是空谈,从理论到实践,需要漫长的实践和耐心。按照管仲的思路,内修政治,外结盟友,然后等待天下有变,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会盟诸侯,成就霸业。
这样稳扎稳打,虽然漫长些,风险很小。
但是,即位第二年,齐桓公已经忍不住了。雄霸诸侯的理论,让他热血沸腾、忘乎所以,但是,太漫长了,人生苦短,哪有时间去等待。于是,不顾管仲等人劝阻,准备发兵伐鲁立威。
想称霸,必须先征服鲁国,然后再征服天下。
说白了,齐桓公他并没有理解管仲的称霸核心理论。真正要称霸,不是靠强大的武力,必须‘以德服人’,让诸侯心服口服,才能得到人心,才能建立稳固的霸业。后来的晋厉公、楚灵王都曾强横一时,但不修德业,最终昙花一现,还把命搭上。
从这点可以看出,齐桓公对管仲还没有完全信任,这与后来的张口‘仲父’,闭口‘仲父’,形成鲜明对比。
可以理解,人与人的相互信任,需要一个渐进过程。
管仲毕竟不比鲍叔牙,从开始就在齐桓公身边出谋划策。‘只有吃了一次亏,才会学一次乖’,管仲也察觉这一点,并没有坚决去阻止。因为他知道,国君很急躁,需要接受点儿教训。
不过,这次教训代价挺大。
公元前684年春正月,齐桓公迫不及待,借口鲁国支持公子纠,并且攻打齐国,故而率军伐鲁,以报旧怨。
说实在的,明眼人都看出来,报仇是假,扩张是真。
乾(干)时之战,鲁国惨败,鲁庄公吸取教训,休兵养民,时刻提防齐国。现在,齐国的军队气势汹汹来伐,如果再败,鲁国恐怕要面临灭国的风险。
当时,鲁国有个叫曹刿的一介草民,很有水平,看出国家危险,于是,他决定去面见鲁庄公,帮助抵御齐军。
所谓‘侯门深似海’,作为普通乡间百姓,先不说他能否见到鲁庄公,至少那份勇气,那份忧国忧民的态度,值得让人敬佩。
有乡人问他:“有那些‘肉食者’去谋划,你去参与什么?”
曹刿也不顾忌,说:“那些‘肉食者’目光短浅,没有长远考虑。(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真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明末清初,顾炎武)。就这样,曹刿作为民间一位普通老百姓,关键时刻,勇敢地站了出来,成就了一段历史传奇,给了齐桓公当头一棒。
按理来说,一个普通老百姓,要面见国君,那是难上加难。谁敢保证不是间谍?不是刺客?不怀有其它目的?必须经过层层审查。
现代这么开放平等的社会,普通人想拜访国家首脑,绝对不可能!恐怕刚到首都就已经被监视了。甚至没到首都,半路就被抓回去,关了禁闭,这种事很多,电影中的镜头,只是冰山一角。
但是,鲁庄公真就接见了曹刿,而且很礼貌,很谦虚。
搞不明白,曹刿是如何取得国君信任的,估计有人推荐,对他的背景也详细审查。见到鲁庄公后,曹刿也没什么废话,开门见山就问:“您凭借什么和齐国作战?”
战争是性命攸关、国家兴亡的大事。作为弱者,即使没有战之必胜的实力,至少也要找出自己的优点,发挥长处,然后才有机会击败敌人。
鲁庄公说:“吃的用的,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要分给别人。”
看来,他有点领导艺术,很会笼络人心。不过吃的穿的,顶天让身边的人得到点儿实惠,鲁国百姓根本分享不到。
曹刿一听,直点要害:“没用,小恩小惠,没有普及百姓,大家不会卖力作战的。”
鲁庄公又说:“祭祀鬼神,不敢有缺,一定实话实说。”
现代人相信科学,古人则非常相信鬼神,绝对不敢有一点儿亵渎。对于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土火等各路神鬼,以及自己的历代先祖,必须虔诚祭祀;当然,最好的礼品就是牛羊猪一类的牺牲,甚至以活人作为祭品,也有玉器金器美酒等,以祈求得到保佑。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