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石碏派大臣右宰丑去陈国,在濮水斩杀州吁。对于濮水,杜预认为在陈国境内,但陈国人不会让他们在本国境内斩杀州吁,那容易结仇;更多认为在今天濮阳的南面,卫国境内。
本来,他要亲自去斩杀不忠不孝的儿子石厚。只因上了年纪,八十多岁,路途遥远,身体实在行动不便,最后,他的管家獳羊肩自告奋勇,去陈国斩杀石厚。
这就是成语‘大义灭亲’的由来。《东周列国志》描写的更加详细精彩,有一定虚构成分,但读起来更有滋味。
州吁三月弑君,九月被杀,满打满算不过半年时光,还没有正式改元继位,就身首异处。春秋第一场弑君惨案,总算得到昭雪,但是,他留下的祸害,却延续十多年。
杀了州吁,石碏立卫桓公的弟弟姬晋为国君,就是卫宣公。这家伙虽人品不咋地,好色成灾,但至少卫国暂时是安定了。
‘虎毒不食子’,石碏的心,真的在滴血,但是,为了国家,为了正义,他还是亲自判了儿子死刑。‘大义灭亲’,从此流传千古,在春秋的历史中,注定有石碏一席之地。
春秋风云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