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拥有一些隐世高人,不足为奇。
在以前也有,比如:商鞅,庞涓,孙膑,张仪……
所以,这种说法,张良和萧何没有怀疑。
还有一点,他们两人不知道:罗浩从来没有跟刘邦说过“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之类的话。”
刘邦表现的仁义,应该是一些本能或者自己觉得应该如此做。
虞城不愿意投降,只好强硬攻打。
面对三万多兵马,虞城支持半日,夜晚前被破城了。
只能怪,大秦官吏没有死守的心,守不住了就逃走了。
攻下虞城后,刘邦没急着继续进攻,又停留了数日。
而且萧何把“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之类的话讲给刘邦听后,让刘邦连连称道。
于是,更加思考如何赢得民心。在虞城,安抚民心,严明军纪,拿一些粮食救助困难百姓……积极表现他的仁义爱民。
数日后,刘邦带兵离开虞城,来到蒙县城是,却发现李由已经下令放弃这座城池,并带走了所有粮草。城中的百姓已经逃亡大半,整座城十分荒凉。
“李由收缩兵力,应该准备在睢阳城与沛公决战。”
张良分析道:“沛公可派人前去打探。”
……
从秦末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