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绯听那妇人口音十分耳熟,琢磨几遍后忽然想起,少时一个婢女出自渤海,便是这般说话。再看围观的堡民,虽都身着汉人服饰,但细细分辨口音样貌,却有契丹、奚、阻卜、渤海各族。
阿绯心中暗道奇怪,涿州本是汉人聚居之地,汉人尤重宗族,很少容留外族,十里堡却似全无禁忌,竟收留了不少异族流民。这些流民似与寻常村民夹杂而居,全无界限,言语举止间相处融洽,更是令人惊讶。
须知大辽子民族属众多,各族之间往往为争夺土地水源山林牧场,时有私刑械斗之事,而主官多为契丹人,也乐得作壁上观,任各族互相牵制消耗,以免一族坐大生事。加之近些年民生艰难,族群间壁垒便愈发鲜明,争斗也愈发惨烈。
却想不到在这十里堡中,能见着这各族子民其乐融融的新鲜景象。阿绯瞥一眼李焕,心道不知这厮用了什么法子,倒是解了燕王都头疼不已的难题。
一路被围观着,三人又向前走了片刻。长街尽头一拐,一块二三百步见方的空旷校场突然出现在眼前,校场正对着一间三进院落,匾额上书“李氏宗祠”四字。
李焕领二人步入偏厅。屋外寒意渐深,屋内却温暖如春。屋中摆着一张可容一二十人共坐的长桌,似是议事之所。
阿绯放慢脚步,与四哥并肩而行,悄悄动了动手中长鞭。
四哥微微摇头。
阿绯松一口气,心想,这一鞭子且先记着,若一会还敢造次,再抽晕他也不迟。却未发觉,只走了这短短一程,她对李焕的恶感不知为何已消失许多。
阿绯心思既定,一边解下斗篷,一边四下一看,却未见炭火,不由诧异道:“这屋内怎这般暖和?”
李焕答道:“烧了地龙。”见二人不解,又解释道,“于青砖之下,铺设烟道,引热气自烟道过,如此室内自暖。”
阿绯讽道:“这日日夜夜得费多少柴炭。便是皇宫,也未曾这般奢靡。贵堡果然不凡。”
李焕道:“我是个怕冷又怕死的病夫,自然与常人不同。”
阿绯记起自家说的嘲讽之语,脸颊微热,哼一声不再接话。
这时一个身着蓝色绵裙的少女正进屋奉茶,闻言笑道:“别理焕哥儿,他说笑呢。实则烧地龙用的是沼气,不费什么。”
阿绯奇道:“沼气?那是什么?”
少女细细解释道:“便是在牲畜圈棚的地下,挖坑蓄积粪水。坑顶封实,只开设气道,待十天半月,便有沼气从气道涌出。那沼气无色微臭,打开管道即可引燃,火焰为蓝白色,无烟无尘,源源不绝,十分好用。”
“当真?一年四季都不断绝?”这匪夷所思之事,阿绯听得瞪大了眼睛,便连四哥也凝神听了过来。
少女道:“是呀。每年开春,还要净池清淤一回,清出的渣水正好肥田。冬季寒冷,出气略少些,但只做饭取暖也够用了。若是夏季,还可供工坊生产之用,有时产气太多生怕挤裂沼池,便得点燃许多火炬耗费沼气。”
阿绯如听书一般,将信将疑。少女见她不信,想了想,笑道:“对啦,你适才可曾留意道旁火炬?那里头烧的便是沼气。”
阿绯这才信了。四哥大赞:“竟有如此奇事!是何人所创?”
少女笑而不答,看一眼李焕,放下茶盅告退。
见阿绯一脸好奇之色,李焕方道:“燕娘所言沼气之法,是先师游历南蛮所得,我接管堡务之后,便试行之,未曾想如此好用。”
四哥喜形于色:“此法既试之可行,便可先在南京道推而广之,一冬便能活人无数!”
李焕却摇头道:“萧小哥用意虽好,可如今民生凋敝,哪有余力如十里堡蓄养许多牲畜,且造池需用水泥密封,若强行推广,反是劳民伤财。再者非常之时,朝廷心思也并不在此。萧小哥恐怕要白忙一场。”
四哥一怔,良久叹道:“李堡头所言甚是。是我心急了。”
熠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