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兵真正做的第二件事是温习军体拳。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事,因为打吕兵进入部队的那一天开始,只要时间允许,他每天都会打拳,从没有落下过一天。
但在这座唐代的军营里却成为了一件新鲜事。
吕兵只是躲在自己的营房外悄悄打两套,纯粹是为了活络筋骨,但军营里哪有私人空间,从一开始就有人注意到他在练拳,军中也不乏武术爱好者,还有个别人有幸参加过朝廷的武举科考,可吕兵的拳法和他们见过的相差甚远。
招式简洁到了极致,且十分狠辣,拳打、肩冲、肘击、膝撞、弹踢、下勾、上撩、抱摔……无所不用其极,每一招都没半点拖沓,速度极快,发力迅猛,务求一招制敌。
既不美观,也不符合“以武会友”的武道精神,但就是狠,好像……还很实用。
除了个别上不得台面的士卒还在背地里嘲笑“那髡奴每日在那里上蹿下跳,活似只不长毛的野猴子”,更多的士卒都在军营里传:髡奴除了巫术,还会武艺。
渐渐有胆大的士卒会在吕兵练拳时来围观,有的甚至还跟着比划两下。
在这个时代,任何技艺都是家传,绝不外泄,哪怕是街头舞枪弄棒的卖艺人,也绝不会把自己的绝活亮出来,往往都是舞几个花招子,就开始端着陶碗来收打赏费了。现在有人竟把武艺当众比划出来,不学白不学,有便宜不占的那都叫傻子。
被占了便宜的吕兵自然也不是傻子。
一来他练的这套军体拳从来就不是什么绝学,本来就是人人都可以练的,古人的那套家传绝技的观念他没有。
再则,军体拳说难也不难,指的是只要将每一个动作和姿势做到位、再能流畅一气打出来,便可以做到形似。
但对于这些唐代士卒来说,形似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吕兵穿越到这个时代已有一段时日,他也对这个时代的人多少有了一定了解,同现代人相比,他们猜测人心、话里藏话的本领绝不输现代人,但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却是差得离奇。
更何况现代拳术和古代拳术之间的区别还不只是在招式上,不同的招式背后隐含着不同的理念。理念这个东西……不好说,反正它很顽固,轻易改不了。没有现代人的理念,自然也练不出现代拳术的精髓……
话虽如此,围观吕兵打拳的人越来越多了,人一多,自然也就有人主动来拜师。
最先跑来跟吕兵学习拳术的自然是李焕,李焕的学习能力也比这个时代的绝大部分人要强,照着一个动作来两遍便能做到形似,但他的问题是发不上力,练得再像也终究只是个架子货,没有实战功能,所以吕兵把他撵去扎马步去了,并教会了他引体向上,让他每天早晚完成五十个。
只有把这些基础先打牢实了,才能真正的学到拳术。
这个道理吕兵没说,李焕也没问,就按照吕兵吩咐的刻苦锻炼起来。真就每天早晚各五十个引体向上,一个不少,一个也不多,像领了圣旨一样。
接着韩志铭也来了。
但他比李焕还差劲,连形似都模仿不出来,所以吕兵把他赶去和李焕一块扎马步,并让李焕负责教授。
然后两个书生每天一起扎马步、做引体向上的场景又在军营中传做了一件趣事……
第三个来跟吕兵学拳的叫史东,归义都中队编下的一个什长。
与其他围在吕兵练拳时几米远的地方指指点点的士卒们不同,史东在旁边看了不到两分钟,就直朝吕兵走来,抱拳道:“好汉,我可以跟你练拳吗?”
史东身高在1米9左右,而且与后世士兵要求身形精悍不同,史东就是这个时代的士兵最理想的身形,又粗又壮,从脖子到腰到腿,粗壮得如一个大水桶般。乍看之下,便似一个人形坦克压了过来,让吕兵心里惊了一跳。
“我叫吕兵。”吕兵回道,“你为什么要跟我练拳?”
“我叫史东……”
佣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