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或许是许延寿外放会稽郡时间稍长,导致的政治敏感性降低了,有或者觉得自己知道历史发展,没将这事儿放在心上,导致了许延寿请求开仓放粮的奏疏到现在都没有回音,许延寿却不知原因。
不然,许延寿肯定在写奏疏之前就该提前做好准备了。
而长安这边,大将军长史也已经提前收到了许延寿的信。
许延寿在信中先是向两人问了一声好,接着说了杨黛君在会稽郡的生活,令杨敞夫妇放心。
接着才谈起了正事,将奏疏递上去却一直没有回应之事询问了出来。
大将军长史杨敞在看到许延寿的信的时候,其夫人司马英也在其身边。
看完信件之后,司马英忍不住说道:“这呆瓜女婿,在会稽呆的脑袋都木了。不知道打探打探长安的情况吗?
现在左将军代行朝政,他没给咱们那傻女婿斥责便算是相当不错了,现在还指望他回复咱们那傻女婿奏疏,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杨敞点着头道:“夫人说的是啊。延寿着实大意了。”
司马英眼神之中带着思索说道:“我猜咱们这女婿应该是忽略了最近传递过去的情报,不了解长安情况。
说来咱们这女婿心怀怜悯之心,最是看不得别人受罪。
若是朝廷迟迟不发奏疏,恐怕咱们这女婿在未取得朝廷允许的情况之下便要强行开仓了。
现在向咱们求助,说明肯定还不到那么紧急的程度。
若是大将军未病,根本就不会发生这事。
现在大将军病着,也不好因为这事找大将军。
此事有些难办了。”
司马英眉头一皱,神情之中透漏着为难。
大将军长史也发愁,叹息说道:“唉,延寿为何在发奏疏之前不联系我们一下。夫人,你说该怎么办好呢。”
朝中一个个人物在司马英的脑海浮现,最终留下两个人,一个现在的光禄勋张安世,另外一个便是汉昭帝刘弗陵。
司马英斟酌了一番向自己丈夫说道:“夫君,为今之计,还得令陛下知晓此事。夫君你为大将军长史,面见陛下不易。
但延寿此前也曾为光禄丞,别管怎么,光禄勋张安世原本便和大将军亲近,而张安世乃是延寿的老上级。
光禄勋可面见陛下的几乎要比你容易多了。
不如你去拜访一下光禄勋,让光禄勋将此事报给陛下如何?”
杨敞却长吁短叹的说道:“唉,恐怕难啊,张安世本是勋贵世家,虽此前与大将军亲近,但大将军此事病情不知如何,光禄勋岂会在此时得罪左将军?”
司马英恨铁不成钢,扭了一下杨敞:“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两个人正商议着,外面突然有人敲门。
“主家,宫中来人了,说是陛下召见。”
外面敲门之人喊道。
杨敞和司马英听此相互看了一眼。
司马英接着反应过来道:“定然是延寿通过自己的渠道和陛下联系上了。你也别耽搁了,赶紧去见陛下吧。”
杨敞点了点头,开了门,令人将小黄门领进来。
小黄门传达了一下汉昭帝的旨意,杨敞换上衣服便跟着小黄门前往了宫中。
到了宫中,小黄门将杨敞领到了汉昭帝所在之处,先令杨敞稍等,自己推门进去。
“陛下,杨长史已经被我喊来了。”小黄门进门走到汉昭帝身边,贴着耳朵小声对汉昭帝说道。
汉昭帝点了点头:“快些召杨长史进来吧。”
“诺。”
小黄门应了一声退下,出了门对杨敞道:“杨长史快些进去吧,陛下召见。”
杨敞拱手向小黄门行了一礼,撩了一下衣服下摆,抬腿迈过门槛,进入了殿中。
此时汉昭帝正在主坐坐着,杨敞看了一眼汉昭帝,接着便向汉昭帝拜道:“臣大将军长史见过陛下。”
大汉都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