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许延寿是驻扎在山阴县这边的工地上了。
而此时经过审讯,许延寿也知道了此前鼓动山阴县百姓闹事的家伙们是谁。
他们乃是在水利工程下游的富家大户们。
这些富家大户为何闹事?
说来自然有其原因,要知道富家大户的宅院自然要比一般家庭的面积大了不是一点半点。
然而许延寿却不管那,房屋的补偿,许延寿全部都是按照人头来算的。
登基在册的多少人,就补偿多少,至于没在册,那对不起,补偿自然不存在。
这个亏自然是越是富家大户越是吃亏。
至于山阴县令暂时并没有及时公布政策,没有及时下发相关的钱财。
自然也有这富家大户的在里面搞鬼,甚至可以说山阴县令也是利益攸关方之一
因此他们才联合在一起鼓动众人闹事。
然而谁曾想,许延寿三言两语,三下五除二便将众人串联、忙活了十多日的谋划给一举攻破。
现在众人是都蔫儿了。
然而,暗潮涌动之下,或被动、或主动,自许延寿当上会稽郡太守之后,当地因为许延寿的施政利益受损的众人已经悄悄的汇集在一起。
而此时许延寿却一无所知。
此时许延寿当前最重要的事务乃是赈灾,而赈灾的重中之重便是许延寿提前便定好的以工代赈的措施,也就是目前的鉴湖围湖筑堤水利工程。
因此许延寿自然一心扑在山阴县鉴湖水利工程之上。
此时长安却是暗潮涌动。
许延寿通过绣衣使者的渠道传递给汉昭帝的密信自然被汉昭帝刘弗陵收到了。
虽然此前许延寿在信中劝谏了一番汉昭帝,令汉昭帝信中有点不高兴,但后来经过思考,汉昭帝还是很明智的听取许延寿的劝谏之言,并照着许延寿的劝谏之言做了。
现在绣衣使者相比之前更是隐蔽了许多,自然一般汉昭帝也不再通过绣衣使者这个渠道给许延寿写信件了。
当然汉昭帝刘弗陵在接收到许延寿的密信之时还是有几分高兴,他兴冲冲的将许延寿的信件打开,迅速浏览起来。
然而信件没看完,汉昭帝的脸色便从刚刚的兴奋期待一下变的阴沉起来。
“来人。”汉昭帝忍不住便想向尚书台去取会稽郡的奏疏。
“陛下。”一个黄门进来,躬身低头拱手向汉昭帝刘弗陵,准备听取汉昭帝的吩咐。
汉昭帝刚准备令其前去尚书台,接着却想到了汉昭帝信件中的内容,沉吟片刻,汉昭帝斟酌着说道:“去将大将军长史杨敞请来,问一下大将军病情如何了。”
“诺”此人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目送小黄门离开,汉昭帝刘弗陵叹息一声:“自大将军生病,左将军代大将军代行朝政,瑞侯处境是愈发艰难了啊!”
许延寿纳闷递上去那么长时间请求开官仓赈灾的奏疏,朝廷这边一直都没有反应,不给回信。
原来是大将军霍光生病了,目前上官桀代替霍光行使朝政。
虽然许延寿之前在立汉昭帝刘弗陵为君这件事上曾经是生死同盟,后来汉昭帝登基之后许延寿也曾跟随上官桀出征边疆,平息匈奴犯边。
但是随着左将军上官桀的权力欲望愈发强烈,而许延寿在明知其注定失败的情况之下,自然与上官桀远离,甚至后面还因为各种事情成了敌对。
许延寿虽然仅仅只是一个远离中枢的会稽郡太守,但是上官桀逮机会为何不能坑害一下许延寿?
自然也正是这个原因,上官桀压下了许延寿递上来的请求开仓放粮赈灾的奏疏。
而霍光此时生病了,上官桀掌握尚书台,这事儿简直对上官桀来说轻而易举。
上官桀真的没别的意思,就是想搞许延寿,这也是为什么许延寿上奏疏那么久,却没有得到朝廷回应的原因。
说来也是,许延寿也不是没有收到现在左将军上官桀暂代大将军朝政的消息。
大汉都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