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校尉的禁军不是黄巾军,而是真正的精锐,即使是董卓召集的精锐与蹇硕带领的这支军队也是势均力敌,几乎是靠着人数优势打败的。蹇硕那里是这三人的对手,只是一个照面,就被徐荣斩杀,头颅就被挂在了董卓军的长戟之上。
“蹇硕已死,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
皇宫之中,皇帝仓促之间,已经是来不及逃窜,再者说他也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逃跑,也不知道十常侍的跑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只知道张让告诉他,董卓是来谋反的,是来杀皇帝的,以至于皇帝也搞不清楚董卓为什么会谋反。
分明董卓受尽君恩,已经位高权重,为何还要更进一步。
“蛾贼休走!”
一声断喝,徐荣率先冲入寝宫之中,之间赵忠等人挟持这皇帝,正打算逃跑,可是徐荣将蹇硕的头颅扔到地上的那一刻,赵忠瞬间就愣了。
“你怎敢!”
赵忠瞪大眼睛看着徐荣,徐荣身后的董卓缓缓的走了出来,此时的寝宫已经被自己的军队包围了,消息已经来不及传出去,就算真的有其余的禁军前来也可以被华雄轻松的拦在皇宫之外,因为董卓虽然带兵进宫的士卒有限,可是在外集结军队的华雄可是有着接近一万的军队。
这足以保障董卓这一场政变的实施。
董卓走上前来,没有想到事情会这样的顺利,此时的皇帝已经在这,估计曹操与袁绍去追击的人也大概率是跑不了,现在,大局已经基本掌握在董卓手中。
“大胆董卓!安敢谋反?”此时的刘宏对董卓怒目而视,大喝道,但是此时却显得底气不足。
董卓看着刘宏,眼前的这个皇帝自己几乎没有怎么见过,自然也知道刘宏是个什么德行,但是君臣之礼不可废,于是拱手道:“陛下莫慌,当今天下丧乱,皆因十常侍乱政,臣董卓奉董太后懿旨,进宫除贼,不是臣谋反,而是为保祖宗江山!”
刘宏也一愣,看着赵忠,因为赵忠告诉他的是董卓谋反,这一下他不知道该信谁了。
十常侍是刘宏这个帝王一手培养起来的,十常侍也是在他的庇护下开始自己的狐假虎威般的作威作福。
赵忠见状赶紧道:“陛下莫要听信谗言,谋反之人怎会说自己谋反,如今董卓敢领兵进宫,就算今日将我等杀了,那今后也会成为陛下的大敌啊,请陛下快快下诏,诛灭董卓九族!”
刘宏有些愣,实在是搞不清楚自己应该信任谁。
从汉桓帝时代的曹节,到勾结张角的封谞,到把持朝政的赵忠、张让等人,都是十常侍之一。十常侍在汉灵帝时期更加嚣张跋扈,这些人互相勾结,排除异己,只要和自己意见不合,就找机会将对方驱逐或诛杀。
对一些剿灭黄巾有功的大臣,赵忠、张让等人也毫不客气,只要没有上交保护费,一律罢免官职。就算是皇甫嵩、朱隽等一方诸侯不交钱,也照样罢他们的官。十常侍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但很奇怪,汉灵帝却对他们非常信任,视之为忠臣,更不会舍得杀掉十常侍了。
事实上,十常侍很有本事,让汉灵帝如此信任他们,就算是有人当面揭穿,灵帝也信之不疑。
当朝政日坏,百姓愁苦,长沙的区星率领民众反叛渔阳的张举、张纯造反,张举还称天子,张纯也不赖,做大将军。当下面的奏章像雪片一样飞到朝廷,十常侍都把这些走着隐瞒起来,并不汇报给汉灵帝。
就像乾隆知道和珅贪污,只是多年眷顾之下,和珅也能倾心讨好,给了乾隆别人无法给予的快乐和享受。汉代的皇帝大都幼年登基,从小陪伴他的太监,就是他唯一能够信任的人。
当时年幼又在朝廷上没有人脉的刘宏皇帝就成了窦氏一派的傀儡皇帝,这一个形式对刘宏来说百害而无一利,他若想把政权从窦太后手中抢回来,面对全是窦太后外戚势力的朝廷,想要依靠大臣来夺回政权是不可能实现的了,那么在偌大的宫廷中与皇帝接触最多的除了大臣外可以说就数宦官了。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