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卫仙洲看完之后长叹一声:“栗杨镇守陇右十余年,虽没有滔天之功,但在他治下陇右向来安定,也算一员能将。”
除了卫仙洲之外,其他几员重臣都极少接触军旅之事,对边镇将官也不如卫仙洲熟悉。
但对一镇都督的名头还是都知道的,毕竟能在陇右镇坐镇十余年而不曾变动,任凭谁看来也是有本事的。
随后方师古颤巍巍地开口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对栗都督的勋功嘉奖可以早些定下,颁往陇右!”
“陇右将士仍在血战,朝廷及时作出反应,也好抚慰将士们的心!”
方师古话音刚落,一旁陆文荣轻皱眉头,开口说道:“臣以为方相所言有几分道理,但也有不妥之处。”
苏弘陡然抬头看向陆文荣:“文荣可有上策?”
“陛下,臣以为,奖惩军功应该比照国家法度,在陇右战事尘埃落定之后,再有兵部勘察比对,按功行赏。”
“此时贸然前往陇右颁布封赏,虽然可以告慰栗都督英灵,鼓舞陇右士气,但却是有损章程,其中功勋不好参照……战后论起来,若有纰漏,朝廷封赏不好更改啊!”
陆文荣话音刚落,一旁卫仙洲笑道:“陆相所言有理!”
“方相所言也颇有可取之处!”
卫仙洲两句话,引得周围人看向他,你个浓眉大眼的武夫也学会和稀泥了?
卫仙洲不避讳众人目光,自顾自说道:“眼下陇右战事尚未结束,此时朝廷颁旨告慰,也好让陇右将士和天下人都看到,陛下爱护良臣的谆谆之心!”
“但告慰旨意不必点明具体功勋,或者说是只就栗都督坐镇陇右十余年此事进行封赏,至于在此番陇右战事中的具体功劳,也可日后再计!”
乔玉山微微笑道:“卫公此言有理!”
方师古和陆文荣也没什么意见,苏弘也点头认可。
“那诸位爱卿以为,战事未结,此番封赏,当以勋职为上,还是以财帛为重?”
勋职官阶的追封和些许财帛的赏赐是不同的,在他人眼中看起来也是不一样的。
乔玉山稍加琢磨,开口说道:“若是直接追封高位,多有不妥,若是只赏赐财帛,也显得诚意不足,依臣之见,不如封侯!”
“栗杨还没有封侯?”一旁方师古稍有诧异。
在秦汉之时,封侯已经是极高的荣誉,还有李广难封之事。
但在后世,封侯早就常见了,侯爵之上则是郡公、开国公。
功勋卓著者甚至可以得到郡王之位。
此时方师古刚说出此话,殿内一时沉寂,方师古才发觉所言有些不够稳重。
卫仙洲站出来说道:“臣以为乔相所言甚好,栗杨坐镇陇右十余年尚未封侯,可以说是不常见了,不论日后陇右战事复盘结果如何,此番直接追封侯爵也是应该的。”
能做到一镇副都督的位置,稍微蹦跶两年,封侯并非难事,但栗杨毕竟是出身寒门,和其他高门子弟不同。
晋身之阶难得,在一个位置上待十多年也不奇怪。
陆文荣微微张嘴又停下,没有多说。
寒门出身封侯并非常事,寻常时节还值得计较一番,但此时栗杨殉国,陆文荣也不好多说,只是闭口不言。
乔玉山接着说道:“栗杨已死,此时封侯可以直接让其子承袭爵位。”
寻常封侯,除非特许,只能降等承袭。
苏弘微微点头:“准!”
“陇右镇右都督栗杨坐镇陇右十余年,西凉侵犯,身先士卒,以身殉国,追封侯爵,赏赐财帛,乔相、方相,着你二人即可办理,封赏旨意今日必须出长安!”
封侯之事也不算小,还得交给礼部比对勋阶贵族封号选择合适的。
此时乔玉山、方师古二人都躬身应下。
等到群臣离开景阳殿后。
苏弘仿若想起了什么问道:“文珍,这两日韦家那小子在做什么?”
大周柱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