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唐志手里有超前的黑科技攒积了大量的资本,加上大唐的市场够大,不需要经过西方工业的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去年南阳的棉花和桑树种植扩大了几倍,长安和南阳物廉价美的铁器、纺织品、丝织品等等依靠汉水,长江、黄河和淮河,辐射到全国各地,猛烈冲击着当地的手工业者,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兴业公司的商品完全占领了市场。
南阳纺织厂的麻布、棉布、缫丝厂的丝绸,河套和鄯州针织厂的毛衣质量比传统工艺好了一倍,价钱却少了一半,让很多心灵手巧的织女断了生活来源。现在一些大城市的布行和绸庄因为贩卖兴业公司的布料和丝绸被一些妇女堵过,有些地方甚至发生过纵火事件,可见人民群众对于这些物廉价美的商品是深恶痛绝的,也造成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因为这些商品打的是“九郎”的商标,她们连唐志也恨上了。唐志总想着避免尽量减轻原有的社会秩序的冲击,但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对于小农经济的冲击是怎么也无法遏制的。
大唐的南阳、汉中、安康和上庸,桑蚕、缫丝、丝织手工业都很发达,巴蜀地区就更不用说了,蜀锦天下闻名,这时的蚕桑养殖业主要在青、兖、荆、雍四州,刚开始传到江东。直到南宋时期宋室南迁,大批北方官民将北方的栽桑、育蚕技术带到江南,江浙地区才获得了中国最重要的蚕丝产地的美名。
南阳缫丝厂的蚕丝原料是不缺的,再加上唐志正在叫人研制滚筒印花技术,如果成功就能生产处更加低廉的花布和丝绸。滚筒印花的原理和印钞票差不多,用刻有凹形花纹的铜制滚筒在织物上印花,又称铜辊印花,刻花的滚筒简称花筒。铜滚筒上可以雕刻出紧密排列的十分精致的细纹,因而能印十分细致、柔和的图案。
大家对于唐志捣鼓出来的这些机器也是无可奈何,纺织机就不说了,还有什么手摇针织机,竟然可以编织毛衣,真不知道哪个缺德鬼想出来的,你让人家织毛衣的家庭妇女怎么活?唐志还给那些技术人员讲解了手摇横机的工作原理,让他们搞科研攻关,把横机搞出来,那样工作效率还会提高几倍。
女人经济独立又造成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就是夫家想要把妻子的工资全部领走,未婚的则是父亲和兄长。有些女工当然不肯,最后官司打到府衙上了。其实在后世改革开放初期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出去打工的女孩都把钱寄回家中,然后父兄用这笔钱盖房子娶媳妇,女孩也没有话说,直到2000年后那些新生的女孩不干了凭什么?我自己赚的钱自己花,为什么要给你们用?
明末清初的时候出现了一种新的族群“自梳女”。那时,广东省顺德地区的种桑养蚕行业的发展日益兴盛,女性透过从事种桑、养蚕、缫丝渐渐握有养活自己的经济能力,不少农村女子,为了摆脱夫权的束缚和虐待,宁愿牺牲青春,矢志不嫁。
现在南阳这里办了很多的纺织厂、针织厂,缫丝厂,招了这么多女工,这个问题也就出来了。唐同人对于这个问题也很头疼,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咱们处理这个问题就是两边都不讨好。孝敬父母、公婆都是应该的,钱肯定要拿出一些,但是究竟拿出多少,这就有讲究。”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人家都说是兴业公司伤风败俗,那些御史也会趁机要求朝廷取缔招收女工了。
唐志道:“这件事情确实要处理好,因为今后男子要当兵打战干农活,女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劳动力,织布也是一笔重要的家庭收入。佛家说众生平等,我们虽然不强调人对于那些畜生平等,但是也要做到男女平等。妇女和儿童是弱势群体,我们乘着这个机会制定一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从各方面规定妇女儿童的权利和义务。
就拿这个事情来说,女人要不要拿出钱来养家糊口?对于能够自食其力的父母或者家公家婆,可以规定不需要,对于不能自食其力的,父母的抚养费子女一起分摊,还有长辈生病了丧失了劳动能力的就需要出力,治病的费用大家分摊。至于自己弟弟妹妹的抚养费,原则上是父母负责,谁养的孩子谁负责,没道理要人家来养,当然,父母生病没有能力又是一回事。
初唐闲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