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张仁愿又于牛头山、朝那山以北置烽火台侦堠一千八百所,烽火相应,彼此联防,自是突厥不敢踰山牧马,朔方益无寇患。每年省去军费亿万计,减去镇戍士兵数万。这是受降城御敌于北门的功效。自唐朝张仁愿建立三受降城体系取漠南后,后突厥汗国的国力大为削弱,最后被唐朝与回纥联合攻灭。后突厥汗国的衰弱与灭亡,唐朝张仁愿建立三受降城是其重要原因。
河套攻略基本上讲完了,唐志又提出一个问题:“从河套水渠的修建你们能想到什么?”
一时间大家都陷入沉默,除了兴修水利,还能想到其他什么?好像没什么呀。唐志当然不指望自己的学生能开窍,毕竟他们年龄不大,阅历不多。
“还可以用来治理黄河呀!我们过去治理黄河总是挖宽河道、挖渠分流,这样造成一种什么局面呢?河床越来越宽,流速越来越慢,流量也越来越小,这样就造成黄河下游泥沙沉积,河床越来越高,最后形成地上河,万一决堤,洪水一泻千里,造成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治水要先治沙,以河治河,以水攻沙。黄河水流最混浊,以斗计之,沙居其六,如果到了秋冬季节,则水居其二。以二升之水载八斗之沙,如果不是流水极其迅猛,必致停滞。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尺寸之水皆有沙面,止见其高。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寻丈之水皆有河底,止见其卑。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所以合流比分流更加合理。”
接下来唐志给大家介绍明朝潘季驯的治水方法。潘季驯在一生四次治河中,不辞辛劳,上到河南,下至南直隶,多次深入工地,对黄、淮、运三河提出了综合治理原则:“通漕于河,则治河即以治漕,会河于淮,则治淮即以治河,会河、淮而同入于海,则治河、淮即以治海。”在此原则下,他根据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又提出了:“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策。
为了达到束水攻沙的目的,潘季驯十分重视堤防的作用,创造性的把堤防工作分为遥堤、缕堤、格堤、月堤四种,因地制宜地在大河两岸周密布置,配合运用。
潘季驯主张合流,但为了防御特大洪水,在一定条件下,他并不反对有计划地进行分洪,如在两河经略疏中就明确指出:“黄河水浊,固不可分。然伏秋之间,淫潦相仍,势必暴涨。两岸为堤所固,水不能泄,则奔溃之患,有所不免。”
在束水攻沙的基础上,潘季驯又提出在会淮地段“蓄清刷黄”的主张。他认为:“清口乃黄淮交会之所,运道必经之处,稍有浅阻,便非利涉。但欲其通利,须令全淮之水尽由此出,则力能敌黄,不能沙垫。偶遇黄水先发,淮水尚微,河沙逆上,不免浅阻。然黄退淮行,深复如故,不为害也。”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根据“淮清河浊,淮弱河强”的特点,他一方面主张修归仁堤阻止黄水南入洪泽湖,筑清浦以东至柳浦湾堤防不使黄水南侵另一方面又主张大筑高家堰,蓄全淮之水于洪泽湖内,抬高水位,使淮水全出清口,以敌黄河之强,不使黄水倒灌入湖。潘季驯以为采取这些措施后,“使黄、淮力全,涓滴悉趋于海,则力强且专,下流之积沙自去,海不浚而辟,河不挑而深,所谓固堤即以导河,导河即以浚海也。”
潘季驯四次治河的成绩是显着的,特别是束水攻沙论的提出,对明代以后的治河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不少水利史研究者和水利工作者都对潘季驯的贡献作出过很高的评价:清康熙年间的治河专家陈潢指出:“潘印川以堤束水,以水刷沙之说,真乃自然之理,初非娇柔之论,故曰后之论河者,必当奉之为金科也。”
在潘季驯治河三百年之后,一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方水利专家兴致勃勃地向当时的清政府提出了“采用双重堤制,沿河堤筑减速水堤,引黄河泥沙淤高堤防”的方案,并颇为自得地撰写成论文发表,引起了国际水利界的一片关注。不久以后,他们便惊讶地发现这不过是一位中国古人理论与实践的翻版,德国河工专家恩格斯叹服道:“潘氏分清遥堤之用为防溃,而缕堤之用为束水,为治导河流的一种方法,此点非常合理。”
初唐闲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