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河套地区的城镇和屯田基本上都毁了,剩下的只有突厥人的帐篷。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河套的突厥人全部迁到广州,大家都知道兴业公司正在开发泉州特区和广州特区,正缺少劳动力,这些突厥人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白。他们不愿意怎么办?很简单,给突厥人一些股份,一些田地,广州是鱼米之乡,总比河套苦寒地带强。对于大唐来说也是好事,没有了草原和战马的突厥人,就是没有爪牙的老虎,折断了翅膀的雄鹰,不足为虑。
前套草场丰美,风吹草低见牛羊,可以发展畜牧业、毛纺织业,这里的地下还有铁矿,可以搞炼钢厂。后套有黄河和南河,我们可以在这里引黄河水灌溉,把这里建成塞上江南。”
说到这里唐志把后套地区的山川地形图挂起来,“这个图很不标准,还需要实地考察纠正,黄河在后套分成两条河道,一条是北河道,这是主干,一条是南道,这是支流,南河地势高,北河地势低,中间这些地区可以引水灌溉,汉朝就在这里屯田。因为这里蒸发量很大,有些地方已经成为盐碱地,要把盐碱地改造成良田,需要引黄河水冲刷。
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在上游两河分叉处建一座堤坝,把北河的河道挡住一些,让黄河水从南河流,也就是把南河变为主干流,北河为支流,这样南河的水量就更大了。这时我们就可以从南河挖水渠引水灌溉。”
说到这里唐志把王同春的水渠路线全部画出来,“开挖的引水渠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湖泊和河流,要有引水渠和退水渠,这样即使黄河水位暴涨,也不会淹没良田。这里要完全开发出来,戍边的军粮都可以从这里出了。”
大家听到唐志的异想天开的宏大引水计划,都被唬得一愣一愣的,裴庆远问道,“师父,真的假的?后套这一大片荒芜之地成了塞上江南?”裴庆远曾经到过后套,故有此一问。
李沅也问道:“师父,黄河水泥沙很多,这样开引水渠不会淤塞吗?”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所以具体在哪里开渠、渠水经过的路线,都要实地勘察,这要吃很大的苦,没有十年的功夫摸不透河渠的路线。我只能提出几种意见作参考:
第一,要在黄河北岸选择渠首,引水方向大致与干流呈60度向下的倾角,引水口巧妙利用河湾环流作用,选择曲流处开口,按照此法开凿的灌渠既不干涸,也不淤积,可以实现无坝自流。为什么呢?因为弯曲的地方水流湍急,可以冲刷泥沙,渠道不容易淤积。
第二,在施工时,于晚间在准备开渠的线路上插上一排香火,从远处察看香火的高低,来决定所挖渠道的坡度。在由低处向高处引水时间,加大渠道弯道,利用水流三弯自急的原理,使水产生拥推力量向高处流去,这样可以解决渠水在平原上由于落差小而流通不畅的问题。
第三,除了主干渠,还要有分渠,水渠的宽度和深度要测量好,不要太宽太深,要不然水流缓慢造成河沙淤积,阻塞河道,太浅则渠水不足。”
唐志本来想自己开发后套,不过想想还是算了,挖水渠太累,泡在后套几十年不划算,而且耗资巨大,还不如让国家来做这件事情,而且即使这么多的良田开垦出来,国朝廷也会眼红,到时候像清政府一样,一纸公文就把你的田全部没收了,让你哭都没有眼泪。
“有了地,有了人,我们就可以在河套修三座受降城,中受降城,南近朔方郡西受降城,南近灵武郡东受降城,南近榆林郡,三个城堡东西相联,彼此呼应,把整个河套全部纳入朝廷的管辖之中。”
这三座受降城其实是唐代中宗时期,张仁愿为防御突厥所建的三个城堡,不过唐志所指示的位子大概是现在的巴彦淖尔、包头、呼和浩特。此前唐与突厥是以黄河河曲为界,因开筑三受降城,河套以北本属突厥土地归唐所有。自筑受降城后,唐军在这里进可攻,退可守,也可说起着对付突厥桥头堡的作用。
初唐闲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