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真的,安南(今越南)有一种水稻叫占城稻,引进到长江来种植,可以一年两熟,你想想,那得多打多少粮食?有粮有人有钱就可以大杀四方,咱们皇上就是千古一帝了!”
唐高宗李治封禅泰山,也是个好大喜功的主,不可能无动于衷。一年两熟啊,相当于南方多了一倍的战争潜力。唐朝打了这么多的对外战争一直没有伤及根本,只要是因为大唐时期气候温暖,粮食丰收。
占城稻是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北宋时引入中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中国福建地区。根据中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因为占城本地人很懒,耕作粗放,无灌溉设施,稻米任其自然生长。这和广西地区的情况差不多,直到南宋,岭外的水旱稻种植方式就是如此,《岭外代答·惰农》条云:“其耕也仅取破块不复深易,乃就田点种,更不移秧。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占城稻耐旱、耐涝的特性可能就是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粗放的耕作方式中逼出来的。
话说到这里,康有义已经是信心满满,就凭这一点,绝对可以说服皇上,而且不用通过御史大夫,这是泼天大功啊!看来唐志是真不愿意出头,要不然哪有自己的份?这也说明他是真的神游须弥界四大部洲,看样子他肚子里还有不少货,这可要巴结紧了,这是我的贵人啊。
主意打定,康有义格外慷慨:“贤侄,这件事情我会和其他人商量好,争取尽快搞定。你要的2万贯钱和抵押的房契,明天我让人给你过送来,你把心放宽就是了。如果你需要钱周转,我这里十万八万还是有的,你尽管开口!”
“让康叔费心了!”唐志拱拱手,也不客气。
两人把交货地点和交货方式都谈妥。唐志让宝琴进来撤掉酒菜,换上茶水。宝琴在一旁煮茶,唐朝的煮茶方式是在煮茶时,添加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依靠这些佐料和刺激性调味品的气味,来掩盖茶叶自身的苦涩。但是究其本质,依然不过是加了调味料的菜汤罢了。这种饮茶方式,和后世客家的擂茶颇为相似。
看到茶水,唐志便想到茶叶,便向康叔问起安康、武夷山庄园的事情。
这时候的康叔也没有藏着掖着:“我们身为商人不能购置田庄,不过你可以啊,一般人也不愿意出售。现在有一个方法,就是换置田地。有人想在长安购置庄园,你可以把长安的庄园盘下来,再和其他地方的人交换。现在有很多人在做这个生意。”
这个办法都是不错,就是需要的资金太大,自己没有这么大实力。不过眼前有一个大亨,还是自己的叔叔,不用白不用。
“康叔,茶叶是大宗商品,这个生意要做好了,利润可不比丝绸差,要不咱们合伙一起来做?”
康叔斜睨着唐志,不屑道:“跟我合伙?是为你自己打算吧?你操这么多心干嘛,到时候派人去收购不就行了?”
“事情没那么简单,原料基地不解决,到时候货物供应不上来就要亏大本的,一年下来这个违约金就要我的老命。如果庄子是自己的,我就可以安排生产,货也不会断了。”
康老板点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主要靠自己生产,不够的可以采购一部分,这样才不会有风险。只是需要的资金太大,而且求田置地不是自己的本行。
“我给你注意一下,你要钱不够我可以给你放贷,生意还是你自己做。”康老板最终没有越过这道红线。他又问起前面的话题,如何把财力转变为军事实力?
“这个嘛,就要看你们怎么想了。”唐志斟词酌句,“如果你们想作一个富家翁,那就早点迁回大唐来,赚了这么多钱,加上这个商会,也够你们挥霍几代了。如果想保留祖宗的基业,那就要付出大代价,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风险很大。”
初唐闲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