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术运用的需求,以及秦强调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纳入程式化行政管理的要求,兵器生产以铜为先就成了必然选择。在大规模步兵集团作战为主流战阵方式的战国中后期战争中,武器装备整体上的标准化自然比单一武器的高性能更优先,秦先进的标准化武器制造管理,与采用性能相对落后的青铜,实是这一逻辑下的两面。
唐志踩着镫子上弦,放上弩箭,瞄准,“嗖!”一声,射入对面20米远的木靶子,入木三分。射击距离近的目标很容易,50米以上就难了,需要专门训练。
“真不错!”唐志赞叹道,这把弩*弓的有效射程也是90米,是用最原始的材料制成的。他知道后世有人复制宋朝的弩弓,最长的射程是200米,有效射程也是90米。
古代军事器具的记载都是文人,这些家伙根本不会精确计算,所以有时候神臂弓的射程是“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秥。”有时候又是“二百四十步,入榆木半秥。”太操蛋。
不过记载宋兵训练的书中有“神臂弓垛远百二十步,给箭十只,取五中为合格,军中少得该赏。”这说明神臂弓的有效射程大概为120步,这是比较合理的。《岳飞全传》中说考武举,一般人的箭靶是120步远,岳飞射了240步,算是神箭手了,当然,这也是演义,作不得准。
这把弩弓没什么好改装的,最多是加两个滑轮成为复合弓。问题是现在现在没有轴承,滑轮生产不出来,还得再等一等。
“九郎,这个车间太重要了,是不是再招收四个护卫?”张浩建议道。这里要安排上半夜、下半夜值班,每班最好两人,这样原来的队员不够。
“再招十个,这些你做安排,要知根知底的人,以后会有很多人眼红,要早做准备。以后我们还要到庄子里去搞新农村建设,需要很多的人,这些你要多做打算。”
新农村建设?这是什么东东?张浩没有问,反正酒厂和香水厂就用了不少人,今后还需要更多?或许九郎手上还有更多的神技。
铁锅、折扇、豆腐都生产出来了,唐志开始培训得月楼、潇湘馆和唐府的厨师做炒菜。在后世关于吃的节目太多了,想不会都难。糖醋鱼、红烧肉、回锅肉等等,现在唐志教他们一些炒菜的基本技巧,其他都要靠他们自己摸索,发扬光大。
现在大唐的市场上只有糖条,这种糖条要经过榨汁、过滤、煮熬和风干共四道传统工序制成。
647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学习熬糖法。欧阳修、宋祁撰的《新唐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自通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杨。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用土法制取白糖、冰糖等新品种要在后世才出现。公元674年有人发明用滴漏法制取土白糖。唐大历年间(766~779),僧人邹和尚在四川遂宁首创了窨制糖霜(冰糖)的技术,创造了一整套甑蒸、釜熬、煎蒸、灌瓮相接和取霜方法,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糖霜。大唐的糖制品不仅销售国内各地,还远销波斯、罗马等地,促进了国际间的贸易往来。
《天工开物·甘嗜》记载了制取白砂糖和冰糖的技术:
南方的福建和广东一带有过了冬的成熟老甘蔗,它的压榨方法与前面所讲过的方法一样。将榨出的糖汁引入糖缸之中,熬糖时要通过注意观察蔗汁沸腾时的水花来控制火候。当熬到水花呈细珠状,好像煮开了的羹糊似的时,就用手捻试一下,如果粘手就说明已经熬到火候了。这时的糖浆还是黄黑色,把它盛装在桶里,让它凝结成糖膏,然后把瓦溜(请陶工专门烧制而成)放在糖缸上。这种瓦溜上宽下尖,底下留有一个小孔,用草将小孔塞住,把桶里的糖膏倒入瓦溜中。等糖膏凝固以后就除去塞在小孔中的草,用黄泥水从上淋浇下来,其中黑色的糖浆就会淋进缸里,留在瓦溜中的全都变成了白糖。最上面的一层约有五寸多厚,非常洁白,名叫“西洋糖”(西洋糖非常白,因此而得名),下面的一层稍带黄褐色。
初唐闲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