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还听那个什么屯田司的主官说,再过三年,若俺能添置农具,粮种和耕牛,以后每亩地只需纳粮三斗。”
“你这鸟厮要嫌辽南的赋税重,就滚回山东讨饭去,没人拦你!”
……
复州,街道上寒风凛冽,吹得两边树木的树枝树叶左摇右晃,沙沙作响,路上的行人匆匆,大多只顾低头赶路。
温子成和李福走在街道上,跟在后面的几个河北老乡看着街道两边,迥异于家乡的街景布置,建筑风格,各个大开眼界,时不时冲着两边指指点点,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第一次进城的乡巴佬。…
看到两个擦肩而过,髡发左衽,用契丹话互相交谈的契丹人,钟大彪忍不住啧啧称奇,“没想到这复州城比俺老家的县城还大。”
钟大彪没有留在旅顺,而是跟着温子成坐船到了北信口,去杨官堡安家落户。
杨官堡的屯田民对于这些河北河东的老乡,没有丝毫排斥,乐于接纳这些流民。
钟大彪等人很快也融入了杨官堡的生活,今天跟着温子成来复州采买物资,顺便进城逛街。
来复州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辽南还是遍地膻腥,毡帐随处可见,野蛮落后的僻远之地。
纵然有城池,可能撑死也就相当于老家的一个镇子。
等到了复州,这些来自文明国度的异乡人方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原来北国也有繁华之地。
没多久,一行人便在城北的供销社停下,温子成又赶紧对着身后的人招呼道,“进去吧,这铺子是山海军办的。”
一行人鱼贯走入供销社,正在柜台前悠哉品茗的杨旭见到来客人了,满脸堆笑道,“几位客官要买些什么?”
温子成亮出腰牌,轻笑道,“俺们是从杨官堡来的,想买些粮种和农具。”
杨旭觉得温子成口音不似辽东之人,又认出他手上的屯田兵腰牌,意识到这些人应该是南人,态度冷淡了些,便招呼伙计招待顾客。
温子成倒是没有在意杨旭的态度,嘱咐李福带老乡们挑选农具和粮种,便随意的四处打量,时不时伸手抄起一把米端详,拿起一匹布看看,再取来一张毛皮摸一摸,杨旭全程没有说话,只是冷眼相待,暗骂这南人真没礼貌,不买就别乱摸,弄坏了你赔的起吗?
老乡们很快具挑好了东西,送到柜台前结账,杨旭打着算盘,头也不抬的说道,“客官,总共两贯半。”
“掌柜的,你看够不够。”
温子成从身上的包袱里取出一串铜钱,放在柜台前送到杨旭面前。
杨旭不耐烦的抬起头来,刚要清点铜钱,就忍不住惊呼道,“怎的都是宋钱?”
有宋一代,宋朝的铜钱不但在本土流通,甚至在相邻的辽国、西夏、金国,再往外延伸至汉文化圈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越南及南洋诸国都在流通,甚至因为铜钱大量外流都搞出钱荒了。
杨旭也不是没见过宋国的铜钱,但是温子成付账的铜钱全是清一色的宋钱,自然让他感到诧异。
“掌柜,莫非你这里不收宋钱?”温子成脸色一沉,瓮声瓮气道。
“客官说笑了,俺这里当然收宋钱。”
杨旭连忙解释,笑话,宋国的铜钱在辽国境内到处流通,连他老爹在世的时候,家里都攒下不少宋钱。
“客官,你是从何处弄来恁多宋钱?”杨旭总觉得这个南人有些能耐,便放低姿态,询问道,“俺这里还是第一次有人全部用宋钱结账。”
温子成也是秒懂,便大大咧咧的说道,“这些铜钱都是俺从登州带来的。”
人在南宋,开局救了柔福帝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