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倭寇打到南京城下,谁都没有料到,城内倒也果决,在几个卫所挑出平日称之为骁勇者,凑了两千人出城决战,却不曾想,这两千骁勇,和倭寇甫一照面,顿时被冲垮,当即杀死了数百人,连总兵都身死当场,剩下千把人嚎啕逃窜,倭寇却也不追,只是把割下来的几个当官的首级用长枪高高挑起,在城下炫耀一番,这才缓缓退却。
这一仗打的,人人心寒,己方两千,对面才几十人,结果两千人当即崩溃,死了七八百,连总兵官都被枭首示众了,而对面倭寇一个都没死
剩下的卫所兵死活不肯出战,老爷你要派我出城,那就是要我去死眼看就有哗变的危险。
兵书尚书张半洲到底是老督师,第一件事,便是率先把十三座城门紧闭,让兵丁死守城门,并且要求百姓自备粮草器械,登城守卫。
关闭城门这个可以理解,但是,要求百姓自备粮草器械登城守卫,这个未免就叫人诟病了。
几天下来,舆情汹涌,关键是,城外倭寇天天到城门下一阵炫耀,居然还张起黄罗伞盖,俨然是戏文里面天兵天将的做派。
四爷这个中年愤青,归震川这个老年愤青,这两位未免就受不了。如他们这般的读书人,城内起码还有上千,要知道,今年是乡试年,数千人争那举人的名额,家中但凡有点闲钱的,大多都是早早在南京城内租赁房子,苦读倒也未必,主要是,秦淮河边表子多,不就是要挣这些人的银子么!
这些人甭管有没有当官,但是,心态首先已经把自己当做个老爷了,既如此,这倭寇打到城外,岂不是丢了我等的脸面。
大家凑在一起,自然是要骂当道诸公。
这个说:贼才七十二人,杀我南京兵士八九百,贼不损一人而去,堂上诸老只敢严守城门,宁不大为朝廷之辱乎?
那个说:平日诸勋贵骑从呵拥交驰与道,军卒月请粮饷十万,今七十二暴徒扣门,竟张皇如此乎?
意思总是一个,你们文武高官,尸餐素位,还不如让我们来
兵书老子也读过,老子知兵事的,若我为本兵,定然可横扫六合八荒
什么?一把腰刀几两重?须钢几何?一丁口粮几分?需役几个?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总之你们不行,我上我肯定行。
一堆牢骚怪话。
这归震川虽然是老道学先生,到了这时候,未免也说了句牢骚话:平日养军果为何?
倒是四爷,人狠话不多,作为读书人,他自然是有仗剑的资格的,这次出门,倒也携带着一枚极上乘的倭刀,铭为相州五郎只是平日也不带在身上,叫老衙兵放在包裹里面背着。
他把倭刀一拿,归老先生极为诧异,贤弟这是
四爷就说:“辣块妈妈即便杀不得一两个倭寇,难不成连面对倭寇都不敢么!老哥哥你竟在河房端坐,我倒要去看看瞧,是什么样的倭寇,这般骁勇”
归震川大为震叹,“贤弟若生在汉唐,必是班超一流”他匆匆把丝绦扎紧,就说:“我与贤弟同去。”
二人就匆匆逆潮流而动,旁人尽往内城跑,他们偏生要往外面去两个老衙兵愁眉苦脸,逢上这样的老爷,还能说什么?只能胆战心惊一路跟着。
四爷打扮素来招摇,腰间一口上好的倭刀,极为吸引眼球,有个头戴纱罩的读书人和他迎面过,未免多瞧了他几眼。
擦肩而过,走出去十数步,四爷皱了皱眉头,停下脚步转身敲了敲,归老先生疑惑,四爷便解释,方才迎面过去那位,好生眼熟,却不知道哪里见过。
和四爷擦肩而过的张师古,匆匆进了内城,七拐八拐,拐到魏国公府邸旁边的巷子,左右瞧瞧,伸手过去,拍了拍门上的铜环。
片刻,兹噶一声,门吖开半扇,里面探出颗脑袋来,张师古咧嘴一笑,“在下张师古,在本兵老爷幕中做事,有要事求见魏国公。”说着,伸手过去,往对方手中塞了几颗佐渡金过去。
这时候魏国公正在和五姑娘争执,平日宠着女儿的他,这时候冲着线娘阴阳怪气就说道:“可把你能的,哎呦!魏国公家的女侠,这都要出城抗倭了”
我在大明开无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