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说明,徐庶此行是另有要事,而清楚刘琦处境的诸葛亮知道,徐庶这次来,八成是要与自家主公商讨关于双方合作的事。
徐庶有意让刘琦与刘备交好,提前给自家人找好靠山。
诸葛亮又何尝不希望让刘备与刘琦交好,借助刘琦的帮助迅速发展?
这二人说得好听,叫不谋而合,说得难听点,那叫各怀鬼胎,朋比为奸。
“孔明终究是孔明啊,瞒不过你。”
感叹一句过后,徐庶看向刘备,拱手作揖,彬彬有礼地说道:“刘皇叔,既然孔明这么说,那在下也就不兜圈子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我此行前来,一是奉刘琦公子之命,为刘皇叔送来贺礼,二来也是代表公子,来与皇叔商讨,我们两家的合作之事,不知刘皇叔可有意向,与我家公子联手合作,共抗外敌?”
“元直先生快人快语,这般直爽,佩服!若要说你我两家交好,我自当欣然接受,就是联手合作,也并无不可。
只是我不明白,元直先生口中的外敌指的究竟是谁?是那僭越称王的曹贼?还是?”
刘备欲言又止,把话题抛还给徐庶。
徐庶见刘备逼自己把话说明白,也不退却,干脆直言道:“既然刘皇叔问起,那在下也不妨就实话实说了。
皇叔,孔明,二位也知道,自景升公迎娶蔡夫人为继室后,蔡夫人日夜在景升公面前诋毁刘琦公子,我家公子高瞻远瞩,不得不在一年前主动提出前往江夏担任空缺的江夏太守一职。
现在,皇叔的敌人,是曹贼不假,而我家公子身为汉室宗亲后裔,既有那外敌曹贼,也有内患蔡氏。
一旦景升公百年之后撒手人寰,蔡氏必拥刘琮为主,刘琮、蔡瑁等人是何等的豺狼之辈,相信就算在下不说,二位也清楚。
若真是发展到那一步,我家公子自是难过,可皇叔也未必能独善其身啊!”
徐庶的意思,已经暗示得很明白了。
刘备目前作为依附荆州的势力,刘表尚在人间,他刘备的日子也就过得舒服。
可一旦刘表去世,二位公子一旦为争夺大位而大打出手,荆州陷入内乱,他刘备也势必被卷入这场争斗漩涡之中。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方支持的话,徐庶希望刘备能趁早加入刘琦的阵营。
听了徐庶这番话,刘备与诸葛亮对视一眼,二人心中意动,暗自欣喜。
这也难怪,因为他们俩最初制定的计划,就是趁荆州大乱,夺取荆州大位,这也是诸葛亮答应出山辅佐刘备的代价。
相比支持刘琮,对刘备而言,支持刘琦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因为刘备选择支持刘琮的话,本就实力占大优的刘琮要灭掉刘琦就更加易如反掌了。
而问题在于,之后刘琮彻底掌握荆州,有蔡瑁、蔡夫人等蔡氏宗亲从旁辅佐,大权都被刘琮和蔡氏掌控,他刘备哪里还有浑水摸鱼,趁乱谋取荆州的机会?
而支持刘琦就大不相同了,刘琦在荆州各郡县根基尚浅,若是帮助其大败刘琮,夺得大位的刘琦,很可能被刘备取而代之,成为一个傀儡。
刘备则可以借此一跃成为荆州的实质掌权者,时间一长,刘琦自知能力比不上刘备,刘备只需要些施以善意,给刘琦荣华富贵和适当的职位,就可以顺理成章,接任荆州牧的大位。
只不过,任凭刘备、诸葛亮再机智,也绝对想不到,刘琦和徐庶,竟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前来与他们二人商量的。
刘备从美梦中抽出神来,强压着心中的狂喜,赶紧道:“古语有云:立长不立贤,更何况以刘琦公子的贤良,才能远胜刘琮公子。
我刘备承蒙景升兄收容,方有一处安身之所,本不该插手多管荆州家务事,但说到未来荆州大位继任的问题,既是景升兄的家事,更是关乎天下的国事!
既是国事,我自难置身事外,若有朝一日,二位公子当真为大位之事兵戎相见,我也唯有助刘琦公子一臂之力了!”
这一次,刘备没有打太极,反倒是把立场摆得非常坚定!
我在曹营当仓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