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半月已过,仲春阴雨绵绵,苍穹一片淡黯,池水圆圈点点,章祀一如往日一般,继续着他的抄书大业。
如此高强度的抄书下,以及记忆磨合之下,无论是学习亦或字体,都有一日千里之感。
这也使得章爵愈发对自己儿子满意,同时也期待着,那位白沙先生的到来。
然而当案子发往按察司之时,江西按察使陆珩、按察副使赵艮、提督学校官黄潜等人齐聚一堂。
“好!”陆珩仔细审阅卷宗之后,旋即大声叫好。
赵艮微微一笑,接着笑问:“观察以为这章上犹其人怎样?”
“章舜卿确具才干,江西有这般贤才任职,仆与有荣焉呐!”
陆珩也不知道赵艮是个什么意思,轻屡下髯一脸自豪笑着回答。
“廉宪日前被有司弹劾,下官以为,此时正是将章舜卿推出去的时候。朝臣、陛下见我每推举贤才,如何又会记得上次的事。”
赵艮是图穷匕见,也没有继续和陆珩打什么马虎眼,一个衙门里当差,犯了错虽然只是惩罚陆珩一人,可却是整个衙门无光。
他本就想推荐章爵,又因为整个按察司衙门在朝中吃了挂落,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眼下正是两全其美的时候,也就容不得赵艮继续矫情。
“这……”陆珩心中微微打鼓,开始拼命算计:“这赵艮推荐章爵不是一次两次,他到底怀这个什么心思?
只是他说的也有道理,如果把这个章爵推到朝廷,那么我荐贤有功,谁还会谨记昔日龌龊?
更兼之,章爵升官,也就更好为朝廷效力,为按察司争光,的确是个好办法。”
一番合计有了主意之后,陆珩又怀揣担心,于是便问:“可仅凭这两件案子,即使举荐上去,只怕朝廷也不会重视哩。”
这时的黄潜却做了一番细细的思考,认为陆珩的话的确有道理。
这两件案子的确办的出彩,可仅仅只是两个案子,就向朝廷推举,那也太大题小做了。
如果人人都这般,那岂不是天下的官员,整天忙着推荐下属?
最重要的是,章爵距离考满,还有好几年,这时候推荐,多少也会显得有些不妥。
因此也点头附和陆珩的话:“廉宪说的是,这章舜卿下官有过耳闻,虽然屡建奇功,考功之时也是颇为出色。
只是按照这点政绩,只怕衮衮诸公,的确不会太过重视。”
“廉宪、大宗师所虑极是,所以我准备去上犹一遭,如果上犹百姓也有举荐章知县之意,则朝廷必然不会忽视。
而且我还可以乘机确认一番,这章知县是否真的身具才干,以免举荐到朝堂,届时他人以名不副实,又责怪我每臬司衙门。”
赵艮既然决定抬举章爵,自是不可能盲目行动,而且他早已打好算盘,就是等着陆珩开口罢了。
黄潜眉头微皱:“听闻那章舜卿素来不讨豪强之心,只怕大副宪此行,是徒劳无功呀。”
“无妨,左右不过一点路程而已,查实事情,对于我每有利无害。
而且我曾推荐白沙先生,为章舜卿的儿子受业,近来他刚好抵达江西,我顺道陪他去一趟,也好避免章舜卿知晓我的去意,唆使百姓说假话。”
满腹疑惑的陆珩,只能暂且放空心思:“既然大副宪如此说道,那一切拜托你了!”
陆珩转念一想就明白了,这件事中无论赵艮扮演着什么角色,有什么嘛目的,对于他来说,江西按察司衙门而言,都是有利而无害,因此也就愿意随了赵艮的心意。
终归自己已经受过朝廷一次申饬,如果不能再拿些东西,让朝廷的大员和皇帝乐呵乐呵,只怕是日后也是前程黯淡。
毕竟谁也不会将一个犯错的人,常常记载心里边,即使记载心里,那也是坏印象,而绝非升迁这等好事留着他。
籍此,那么举荐一个贤才,显然就非常有必要!
虽然这个人不是他,但却是他的治下官员,故而只要章爵做的好,那么他同样也会因此得益。
宦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