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帝国的崛起
超小超大

第七十四章 舌战群臣 (2-1)

新法的条项过多,全面推行显然是无法做到的,李世民衡量过后,觉得先推行民生署,剩下的后面再慢慢推行。

不过就算是民生署,李世民也觉得推行难度绝对不会小。

事实正如李世民所料,现在朝堂上已经是剑拔弩张了。

魏征、孔颖达、戴胄、段纶、侯君集、李靖、李绩等等,朝堂上近九成的官员对于变法都持着反对的态度。

剩下的房玄龄、杜如晦、程咬金、尉迟恭等人则暂时未发表自己的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早早就告病在家的秦琼,今天也被叫回了朝上。

他对于变法也是持着观望的态度。

或许说是没有态度更加贴切,秦琼自始至终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至于支持变法的,则仅有长孙无忌一人。

魏征:“新朝(王莽时期)五均六管带来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方里宰竟然还想着继续推行此法,就不怕天下人耻笑?”

孔颖达:“本官看他就是想把天捅出个窟窿,让大唐民不聊生,其心可诛!”

戴胄:“黄口小儿心智未熟,所言不必多加理会,还望陛下三思!”

面对几位大臣的指责,方寻面不改色的道:“祖训就一定是正确的吗,要想大唐江山永固,又岂能畏惧不前故步自封?”

侯君集:“你口口声声说此法只是为国为民,并非收刮民脂民膏,那为何还收取两分利息,何不直接减免,若归还期至,百姓因故未有能力偿还,岂不是要卖田卖女?”

方寻:“是最高不得超过两分,而并非一定要收取两分,新法明确规定,如果遇到歉收等人力不可为之的意外时,只收回本金即可,甚至还可以免息延贷最高长达一年,若是再偿还不了,也能根据贷金额度来服兵役对消,这样不只百姓度过难关,大唐也能补充了兵力,一举两得,何须卖田卖女?”

“所得的收入并不会入账国库以作军用或者朝廷开销,而是作为水利工程、田地开荒、常平仓等民生专用款项,又岂能说是收刮民脂民膏?”

“至于要完全的利息全免,那民生署各人员的俸禄又从何而来,各地借贷大小不一,转移账款的运输费用、守护押运的费用从何而来,货币购买力升降带来的亏损,又从何处填补?”

李靖:“你既说此法是为了解决土地兼并,然而地主货商亦能在民生署借贷,所言岂不是相悖,而且地主货商可以直接借贷,寻常百姓却要里正开具担保文书,如此偏袒,方里宰似乎是想兼并更加严重吧?”

“再则若是里正为人不行,以开具担保文书为名收取贿赂压榨百姓,那所借得到银两又能有几分是入百姓手中的,这就是你说的新法为民?”

段纶:“若民生署和官员勾结,强行摊派谋取私利,原本生活无忧的百姓反而变得困难,又当何如?”

方寻:“就算是朝廷一样也是有国库空虚的时候,何况是地主货商,再者说,民生署是以民为先,地主货商在农忙和开春期间是不得借贷的。”

“平时如果贷给寻常百姓之后民生署还有剩余,那再贷给地主货商也是为了民生署能更好的发展。”

“至于寻常百姓需要里正开具担保文书,也是为了防止他们所借得之款用于胡乱花费,而不是用于正途,如果他们连同长一乡的里宰都不肯为其担保,证明此人信誉不值得肯定,不借给他们也是正常之举。”

“民生署虽然是朝廷所管制,但里面的官员最高不过九品,若是真有不法之处,百姓大可去衙门告,随便一个衙门的县令官职都是大过民生署的。”

“里正为人贪婪,官员勾结民生署,那是官员选取之不当,城主视察之不明,又怎能说是新法之过?”

魏征:“百姓本就已有赋税,如今又要增添一个民生借贷的利息,这不是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了吗?”

盛唐:帝国的崛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我在贞观开书院 连载中
大唐:我在贞观开书院
狗吃糖葫芦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唐:我在贞观开书院】张少陵穿越到贞观年间,开局就继承了长安城外的一所书院。在这个玄学盛行的年代,讲科学没人信啊,于是张少陵决定另辟蹊径。“自长江口出海往东行驶两万三千里,到达东胜神洲,炎帝的神农鼎便在此地,鼎内有红薯和玉米两大神物,得之世间无饥饿。”“集齐苍龙七宿便可称雄宇内,建立万世不朽之皇朝,这七样神物分别是:煤炭、石油、火药……”……当张少陵说出这些言论后,
11.3万字5个月前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 连载中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
万物为灵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蜀汉第一次北伐…… 这一年,他二十七岁,在凉州奉有天水麒麟儿之名的他,在诸葛亮的感化下投身蜀汉…… “伯约文武双全,可统一方大军。” “姜伯约的确可以值得托付大业。” 但也有反对的一派,诸如谯周、董厥等大儒。 “姜伯约穷兵黩武,若继续用他为将,大汉危矣!” “《仇国论》,你好好看看!” 而姜维面对诸多因素,又会怎样做?身为穿越客的他,面对眼前敌视自己的蜀汉元老,他该做何抉
125.7万字4个月前
我是崇祯帝 连载中
我是崇祯帝
大璎珞
穿越成了明末崇祯皇帝! 到处是饥民,天灾,后金,流寇,皇帝还非常的穷,明末地狱的难度啊! 幸亏? 咱的主角有系统,一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主角): 朕既然受命于天,天降朕于大明,朕一定要做一位圣明的天子,爱百姓,爱大臣,爱国家,简称三爱。 (众大臣): 呸,这皇帝脸厚心黑,还忒不要脸。 (众富豪): 俺们赶快捂紧钱袋子,装穷走起! (众宦官): 皇帝陛下?呵呵,一言难尽。 …… 特别提醒: 本
100.1万字4个月前
大唐僧医记 连载中
大唐僧医记
风无常府
一觉醒来张潮发现自己穿越了, 而且身处在唐朝时候的印度!!! 好哇!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还好是掉到了玄奘法师身边,还能蹭蹭。 “我不想当和尚” “哎呀~真香!” 看张潮如何靠自己一步一步在唐朝混下去!
16.3万字4个月前
千古奸臣 连载中
千古奸臣
墨家狂人
一觉醒来,来到了乱世。 莫名其妙多了一个可耐的妹妹,还成了难民; 想要忽悠一个土豪抱大腿,谁知道竟然遇到少年嬴政;可怕的是少年从小就励志一统天下········还要带着我。 BOSS您先上,我在后方为您保驾护航。 有人说我贪生怕死?好吧我认了,毕竟我只想混完一生。 有人说我富可敌国,聚众敛财?这其实是嬴·······好吧,我无话可说。 有人骂我奸臣当道,不知民间疾苦,茶毒陛下? 我不就是在陛下不
111.8万字4个月前
三国小城隍 连载中
三国小城隍
流浪的小蜥蜴
一觉醒来,来到了公元178年的东汉末年,李封成为了一县令。 同时,李封也启动了《城隍系统》。 白天做县令,晚上做城隍。 用呼风唤雨缓解旱灾,。 用强化术改良谷种,亩产千斤不是梦。 用肥地术与种物速成术实现粮食增产,让百姓吃饱穿暖。 点化几只野兔帮忙放养兔群,实现自动化放牧。 设立学堂教化百姓,信仰赐福强化百姓才智。 当别人还在为手下官吏不够用时, 李封辖下早就完成扫盲,治下每一个人至少都有一县之
15.7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