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汉
超小超大

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白 (2-1)

两汉取士,实行的是“察举制”,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是为“察举制”之始。

其后惠帝、吕后时期更进一步,诏举“孝悌力田”,孝悌就是孝敬父母兄长者,力田则是勤于农事者。

真正的“察举制”,诞生于汉武帝之手,即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茂才”,中央和州郡直接从民间和低级官吏中选拔人才,极大扩展了国家的选材范围。

贤良、方正等中央特科选士,尽管时断时续,没有形成常制,却也延续了数百年之久,如本朝名将,“凉州三明”中的皇甫规、张奂,都曾举贤良方正。

汉武帝开创的“察举制”选士,除了诏举“贤良、方正”、郡国察“孝廉、茂才”之外,还有太学“设科射策”。

当年大儒董仲舒在对贤良策中提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董仲舒不仅把太学视为培养人才之所,而且也把它作为推行教化的手段及官僚选拔的基地。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遂“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

所谓设科射策,就是将考试内容书于简策,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分为甲科与乙科。

王莽执政时,又将甲、乙二科改为甲、乙、丙三科,甲科录四十人,授郎中乙科录二十人,授太子舍人丙科录四十人,补文学掌故。

光武中兴汉室后,恢复甲乙二科之制,之后又屡有变革,如采用“两岁一试”定制,废除甲乙之名,不设人数限制等等。

可惜这种取士方式,充其量和贤良方正一样,只是作为国家选士的补充。

孝廉、茂才,才是国家最主要,同时亦是最重要的入仕途经,这也是本朝民间乡论品藻风气如此盛行的根本原因所在。

毕竟要被举为孝廉、茂才,首先要有称于乡里的德行,这就需要名士的点评,为其扬名。

于是狡诈平庸之徒,或使用手段,或依靠家族,影响乡评,博取名望,借以入仕,方才有那首妇孺皆知的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陈蕃、黄琬等有识之士,皆欲整顿察举风气,然而事情刚刚开了一个头,就因侵犯到权贵的利益,而遭到免官,乃至禁锢。

九品中正制,说白了,不过是国家将人物品评的权力,从民间手中收归国有罢了。

可惜这根本就治标不治本,人物品评的权力,最终还是被士族所垄断,以至于西晋建立之初,就有卫瓘、刘毅、司马亮等人上书,以阻碍人才晋升为由,请求废除九品中正制,司马炎出于统治的需要,最终没有同意。

刘景因“躬耕养客”、“质书救邻”,德著长沙,从而入仕,算是乡论品评的受益者。

然而作为熟知历史进程的后世之人,他深知品第取士,是一条歧途,而九品中正制,则是在这条歧途上,越走越远。

历史证明了,科举制才是正途,刘景完全可以借鉴科举制,对官学考课加以改进,以便为未来真正的科举制铺平道路。

宋忠听到刘景有意参照太学,射策取士,颔首道:“夫学者,治乱之轨仪,圣人之大教也。自初平初,刘荆州崇立学校,已十余年矣,如今学有所成者不在少数,足以为国家分忧。”

刘景笑着对宋忠、綦毋闿、司马徽等人道:“那就烦请先生及诸君,选取五经难问疑义,书之于策。此番考课,我准备录取百人,以面试策问定夺最终排名,其中甲科二十人充任幕府,乙科八十人补入州郡。”

说到这,刘景顿了顿,又说道:“经学虽为国之根本,然汉家法度,本以王霸道杂之。除通经外,不如再增设明法一科。”

明法乃是国家特科的一种,国家特科可不止贤良、方正,此外还有明法、明经、文学,乃至明兵法、明阴阳灾异等等。

是以对刘景增设明法一事,宋忠、綦毋闿、司马徽等人尽管有些意外,却并未出言反对。

举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 连载中
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
木怀春
雇佣兵江朝在执行任务期间意外身亡,重生我是特种兵世界(包含我是特种兵1.2.3部),俗话说不想当陆军的海军不是好空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且看江朝在这个世界扬我国威。(在我是特种兵世界有《火蓝刀锋》,《战狼》,《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麻辣女兵》等剧情乱入)
57.4万字5个月前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复制异能 连载中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复制异能
乌云的暮年
穿越到我是特种兵的世界,只需要观看电影,就能够学到电影之中的各种异能。 什么蜘蛛侠钢铁侠,死侍美队绿巨人,只要是被我看一遍,这些异能就都属于我了。 看主角利用系统,如何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兵,变成震撼世界的超级特种兵王。 对了,系统,你说我要不要把《西游记》给看一看啊。 系统:滚!!
12.6万字5个月前
红楼大贵族 连载中
红楼大贵族
桃李不谙春风
头戴簪缨,遍览众钗,坐看王朝兴衰成败,终成一代大贵族。 交流群:110816161
265.7万字4个月前
一戟平三国 连载中
一戟平三国
杂号小兵
没有因就没有果,没有谁天生就忘恩负义,就是三姓家奴。 我要活出一个不一样的吕布出来,战乱的三国将会被我统一,无论是英雄还是枭雄,都会倒在我的面前。 “我不会再当那个倒霉的三姓家奴,既然成了吕布,那就要活出一个新吕布来。”吕布暗自发誓。
493.1万字4个月前
建造盛唐 连载中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建筑系的高材生意外来到了贞观后期,成为了李世民的十六弟李元瑷。 面对已经展开宏图诗篇时代,李元瑷没有赶上最辉煌的潮流,本着随遇而安的心态,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用自己所长,建造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宫殿,设计一座堪比唐长安的城池。 事与愿违! 李世民的辉煌时代是过去的很快,迎来的却是盛唐的篇章。 天皇大帝李治,一代女皇武则天,逐步走向历史的舞台。 李治无能? 武则天英武? 风起云涌的夺权之争,
76.1万字4个月前
这个三国有妖气! 连载中
这个三国有妖气!
江月千秋
杜霖穿越到东汉光和四年,正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谁曾想淳朴的村民说这里有妖怪! 有妖怪?有没有搞错,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吗…… 我nm,真的? 杜霖懵逼了,儒家春秋笔法、墨家侠骨柔肠、道家和光同尘、法家言出法随、兵家风林火山…… 九流十家,各显神通,好吧!原来罗贯中没吹牛逼,是我草率了!
5.8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