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
超小超大

第九百九十六章 胡濙教育理论,于谦教育实践 (4-3)

这个过程极为漫长,但是朱见澄如饥似渴的学习着具体实践,心中的感悟越来越多。

听进去道理是一回事,行万里路明白道理是另外一回事,实践解决问题,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于谦对太子殿下的学业是非常满意的,过犹不及,他对皇长子朱见济其实并不看好,那是个开拓性的主公,放出去打江山合适,但是守江山,浪费是一方面,守江山和打江山的根本矛盾不同,过于锐意进取的皇帝,对于已经迈出了一大步的大明朝而言,也不合适。

“先生以为,咱们大明朝最怕什么?”朱见澄经过了多日的实践,问出了自己最关切的问题。

于谦看着太子颇为确切的说道:“既不是党锢,也不是求荣得辱,咱们大明最怕什么?最怕怠政。”

“党锢嘛,斗来斗去,就咱们大明士大夫们那个水平,始终无法和两宋士大夫们相比,谁让朝中有一批军户出身的士大夫们,就只想做事呢。”

“求荣得辱嘛,其实也没什么,汉室江山,代有忠良,朝廷辜负了忠良,忠良仍然是层出不穷,南宋时候岳少保以莫须有论死,南宋缺少忠良了?”

“陛下就对这个执念很重,宁愿把天下耕犁一遍,也不肯放臣去置换一些利益,其实没必要,政治本来就是利益交换,当然南衙僭朝也不值得臣去换,臣还是值点钱的。”

“哪怕是陛下谨慎谨慎又谨慎的赞之和倍之,其实也没什么,中原王朝的发展,总是像人字形驰道一样,走走停停,上上下下,绕着圈总是能往上爬的,你方唱罢我登台,总有循环到的时候。”

“最怕的就是怠政了,政怠宦成,很多人喜欢连起来用,但是臣看来,最怕的便是怠政。”

这么些年了,于谦到底是没把自己换出去,他还是有很大的价值,大明始终没有什么利益,让他坚定的把自己换出去,就南衙僭朝那帮蠢货,加起来也换不到于谦一根手指头。

朱见澄颇为确切的说道:“还请先生教我。”

“大明的政务制度设计是极为合理的。”于谦谈到这个问题,略有些苍老的面庞上,浮现了一抹锐利,他把这件事讲解的很细致。

基于皇权的制度设计,或者明太祖高皇帝的制度设计,倒是如何运行的?

某地发生了某事,地方官员上奏朝廷,通过通政司送到皇帝面前,皇帝若是觉得需要朝廷处置,可以选择自己批复,或者下发到内阁票拟。

大多数的奏疏,发往内阁拟票,经过廷议,内阁拟好意见后,会送往司礼监,司礼监认为内阁的处置不会伤害到皇权,觉得有问题,就会出去骂人,撕咬。

司礼监觉得没有问题,就会请示皇帝用印,用印后下发到六部。

六部设有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觉得有问题,会上奏质疑,再到廷议上论述,若是皇帝不顾六科给事中的意见,仍执意执行,六科给事中会行封驳事职权,封驳皇帝圣旨。

大明朝有一种动物棋,老鼠能吃大象,六科给事中就是老鼠,大明皇帝就是大象。

六科给事中觉得没问题,没有遗漏和补充,会送往内阁,内阁再发往六部进行执行。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负责监察政令的是都察院的御史,这帮御史就是闻到腥味儿就会扑上去撕咬的猎犬,为了晋升极为大胆,最好的求名方式,就是骂六部、骂内阁、骂司礼监、骂皇帝。

而御史们,甚至会指着皇帝的鼻子骂,若是把皇帝骂生气了,皇帝一顿廷杖,这御史的名声反而更大了。

执行到地方后,各地巡抚会在地方巡抚查看政令的执行,监察百官是他们的职责,如果巡抚包庇,还有巡按御史,巡抚和巡按是一样职责两套班子,都有直达天听上奏皇帝的权力。

若是巡抚和巡按与地方势力,沆瀣一气,不肯好好监察。

大明但凡是个有品秩的官员,都可上书朝廷,上奏言事,这叫公车上书言事。

大明有骨气的读书人还是有的,肯抬着棺材上谏的也不在少数。

朕就是亡国之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银色尾翼 连载中
银色尾翼
凉宫的虎式
“我们是伞兵,天生就是要被敌人包围的!” 陈墨在一次商业跳伞运动中遭遇了意外,从而穿越成为了202空降师银翼大队下属的一名空降机动突击兵,和兄弟连的战友们在D日的前夜开始了空降作战行动。 在这个战争世界中,陈墨携带着低空作战机动系统和这群特战伞兵们一同深入敌后,执行了一系列艰巨的任务。 而在战火中彷徨的陈墨也逐渐成长了起来,最终得以佩戴上了代表精英伞兵的银翼徽章。 银翼大队逐渐深入到了莱茵帝国的
22.9万字5个月前
明末问鼎 连载中
明末问鼎
鹅货
明末辽东,在局势崩坏之时,于夹缝之中创体制,建新军,以一人之力,将滚滚而来的历史车轮掀翻!屠龙斩蛟,问鼎天下!
30.1万字4个月前
明末凶兵 连载中
明末凶兵
怒江山
396.8万字4个月前
冠冕唐皇 连载中
冠冕唐皇
衣冠正伦
大唐垂拱四年,李潼来到这个世界。 贵介公子人如玉,不幸生在帝王家。 女主临朝,武周革命。不为鱼肉,即为刀俎。 名器不假与人,盛世由我而塑。 人物风流,诗书尽兴,甲子风云,从头细述。 —————— 我是李守义,章怀太子李贤第三子,我喂大唐袋盐,齁死女皇,再着唐皇冠冕。
404.2万字4个月前
五代争鼎 连载中
五代争鼎
貌恭而心不服
大唐天复年间,山河破碎,诸方藩镇攻伐不休…… 朱温驰骋中原,李克用虎踞河东,杨行密横行江淮,王建断绝蜀道;更有湖南马殷、江西钟传、福建王审知、陇右李茂贞、朔方李思谏、幽州刘仁恭之流,各逞枭才,割据一方。 而刘陟则默默地在岭南经营:均田亩、革军制、通海贸、兴文教,积蓄着争霸的实力;只为有朝一日—— “履至尊以制六合,践阼阶而平天下!”
3.4万字4个月前
汉朔 连载中
汉朔
能文
我们都可曾是不可一世的少年,立志要颠覆一切的人,而在这条道路上,我发现每到一个关口,都有人放弃,他们大多选择安逸,舒服于沉沦与落寞之间……而只有我,独自走在路上,只有我在抗争,也只有我的命运为天下人不可预知。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4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