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桑弘羊,上官桀,卫广来说,只觉得自家只是一招失策,田千秋却是在一旁看得明白,见微知著,他断定桑弘羊,上官桀,卫广,不是霍光的对手。
“臣还有本奏!”
“太尉尽管直言!”
霍光今日完全一反常态,再不是坐看风云起的模样了。
未央宫中的群臣,闻听此言大多神情有异,居上位的刘弗陵倒是心里很开心。
他不怕底下人爭,就怕底下人不爭。
一潭死水,目光便会注意到他的举动,若如此,刘弗陵还如何积蓄实力?
“启奏陛下,先帝威德服于四海,击匈奴,通西域,收箕子旧地,剿各路蛮夷,开疆拓土,扩祖宗之基业,当得一个武字,依臣之见,先帝谥号,可追谥为武。”
“陛下!”
“陛下!”
………
“准奏!就依太尉所言。”
桑弘羊,上官桀,卫广,一听霍光说到今日正事上了,当即便要出言反对其所提谥号。
只是他们方才刚出言便被幼帝刘弗陵给打断了。
其先下手为强,直接准奏了,桑弘羊,上官桀,卫广等人纵然千般不愿不满,也无可奈何。
君无戏言,刘弗陵已经准奏了,桑弘羊,上官桀,卫广等人再怎么胆大,也不敢让其当众收回承命啊!
他们此时若是敢质疑幼帝刘弗陵的旨意,便位同谋反,那帽子可就扣大了,即便他们今日能出了宫门,说不得明后两日,任平便要从荆州带大军杀回来,先给长安清洗一番了。
幼帝刘弗陵此举,当真叫桑弘羊,上官桀,卫广等人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自然是幼帝刘弗陵事先就想好的策略,只不过施加对象却未必是霍光,之所以现在霍光得利,完全就是他先开的口。
今日定谥号一事,在幼帝刘弗陵那里,便是谁先开口,他便就先听谁的。
立什么谥号,谁提出来的,刘弗陵通通不在意。
他今日目的,只是为了通过拍板定下谥号,向一众大臣们宣告自家的存在,明确的告诉天下人,这大汉天下不是由哪个权臣做主,是由他这个皇帝说了算。
幼帝刘弗陵是要韬晦养光,但其得坐山观虎斗才行,他要是一味韬晦养光,怕是在天下人面前都没有存在感了。
这些天长安城中的官吏,百姓,哪个把他刘弗陵放在眼里了?
刘弗陵聪明得很,他怕如此下去,天下只知权臣,而不知其帝。
故而来个响的,先把威势打出来。
让天下有才能的人明白,权臣能给他们的,自家这个刚刚登基的皇帝一样能给他们。
如此一来,那些人心中自有一杆秤,同样是卖,他们卖给权臣,还得隔一道才能对接皇帝,那为何不直接卖给皇帝呢?
“今日之议便到此吧!朕乏了,诸位爱卿且退。”
“诺!”
“诺!”
“诺!”
………
今日的未央宫之议,直到结束,桑弘羊,上官桀,卫广等人都宛如梦中,他们腿脚跨出了宫殿大门,魂儿却还没有跟着飞回来呢!
霍光已然赢麻了,于私他送了任平一个大人情,可以想象,往后任平同自家的关系,怕是要再进一步了。
于公,刘弗陵同意了他上表的谥号,长安那么多双眼睛,到底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自有公论。
即便如此,霍光在高兴之余,不免心有余悸。
今日幼帝刘弗陵的锋芒初现,让霍光明锐察觉到了,一个他和一众权臣,先前皆忽略的问题。
便是幼帝刘弗陵,与吕后之下的刘盈,窦太后之下的刘彻,皆不相同。
虽然幼帝刘弗陵有两个太后,但是却无人垂帘听政。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不是因为两位太后的权利不够,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她们的权利太大,地位太超然了。
大汉羽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