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家里多了个晴雯,日子确实要细致一些。这丫鬟心思聪明者,偏因宝玉之故,变得沉默寡言。这正合了陈恒的心意,万事图个清静。只唯独夜半晴雯要睡在陈恒的隔壁屋,准备伺候主人深夜起床时,被陈恒不耐的赶出去。
“我睡觉实,你不必管我,安心去自己屋歇息即可。”
晴雯也是无语,哪有丫鬟不侯夜的,那自己还叫什么丫鬟。她只好把这事,当成新主家的怪癖,且糊涂的过着。
…………
…………
跟钱大有读书到五月,宫里却突然传出一个噩耗。太上皇的妃子突然病故,引得京师勋贵震动不已。
这太妃姓甄,陈恒只听说她是出自金陵甄家,更详细的却不清楚。但这样一个贵人病故,京城里总少不了一番国忌礼仪。各处酒楼巷,都少了些欢声笑语。各家各府的子弟,亦被三声五令少出门惹祸。
刚刚被特赦出狱的薛蟠,更不敢在此时冒头。只老老实实躲在梨香院,整日陪着自己老娘。这个呆霸王,平生没吃过这样的亏。在牢里虽然吃好喝好,可遭此一劫,胆子突然变小不少。
有不少昔日的玩伴,想约他来陈府门口堵一堵陈恒,找这个始作俑者的麻烦。薛蟠亦是心惧不敢前来,只推说自己身体不适。他至今还记得陈恒转身扔下令牌的一刻,那般杀伐果决,真叫人记忆犹新。
陈恒一门心思在家做学问,哪里有功夫关注勋贵子弟的小心思。六月一过,林妹妹却突然传来口信,说荣国府的琏二嫂几个月前难产,去子留母后,才堪堪保全下一条命。如今王熙凤身子已好,才逐渐有消息传出来,被各府勋贵悄然得知。
自从搬了新家,陈恒跟黛玉的联络,大多依靠书信传递。或是自己上门找老师请教学问时,才能见上一二面。
对王熙凤的事情,他不好过多点评。只想着宫里身怀六甲的贾元春,不知道命运是否会对她网开一面。
七月,国忌结束。京师的街头,已经出现许多应考的秀才。乡试在即,无数藏龙卧虎之辈纷纷冒出。街头巷尾中,都流传着不少俊才的诗文佳作。
这还只是个前哨,等到乡试结束。十月一到,那京师里才真正开始热闹。三年
一届的会试,几乎可以囊括天下英才。群雄争试手,欲与天公试高低。
秋闺放榜之际,陈恒挪了半日空闲,跟钱大有一道出门散心。他们在附近酒楼中寻了僻静处,见着榜下人生百态,心中奋发读书的念头更加坚定。
九月初,在陈恒一日日的苦等下。陈启终于带着顾氏,跟薛蝌、江元白一道上京。能在这个时候见着他们二人,其结果自然不必多说。
“持行,哈哈哈,我们没叫你失望吧。”江元白不改本色,得意时就畅快大笑,失意时就苦中作乐。
薛蝌却止不住冷哼,眉眼四处张望,“这陈府真是了不起。小小一间屋子,竟有四个举人在此。”
“哈哈哈哈,”陈、钱二人给他一句话逗笑,陈恒又领着一帮好友去见过自己爹娘。
一家人久别重逢,顾氏少不了垂泪时刻。她这个儿子,自小就比同龄人老练一些,从未叫她这个娘多操心。
可越是早熟的人,飞的就越早越快。顾氏总觉得自己还未好好陪着儿子,他就已经长成家里的顶梁柱。
陈启的关注点最奇怪,他在新家里转了又转,不住私下打听道:“恒儿,你跟爹说实话。你当官的时候,到底贪了多少银子?”
陈启急得直搓手,“咱们家不比以前了,日子远比一般人家要好得多。你千万不要行将踏错,人生没有回头路、后悔药啊。”
陈恒哭笑不得,只好请来信达一道给老爹解释。陈启这才半信半疑,勉强认下这屋子是陛下赏赐的结果。
家人一到身边,虽在生活上添了些牢骚。可陈恒读书的劲却更足,又有诸位好友在侧作陪,实在快哉。陈恒把这些年的见识、经历,一点都不藏私,全部倾囊详述。即是让自己温故知新,也是集思广益,看看大家有没有新的见解。
红楼读书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