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琴一开口,就是一百两的往上加。这出手,真是把旁人听的震颤不已。掌柜深怕宝琴拿着这笔钱去了别的报铺,忙激动道:“好好好,薛公子既然如此有诚意,那我这边也愿意行个方便。”
待她们三人走出店铺,宝钗尚在晕乎乎。她是见过银子,薛家之前的家底,纵是千两万两,也就是眨眨眼的事情。她没想到只为一句话的小事情,宝琴就愿意花个六百两。更想不到宝琴能轻描淡写的砸出去这么多银子,实在刷新自己对宝琴的旧有认知。
只是她跟黛玉都没想到,其后的宝琴又带着她们,依序去了京师的另外几家报铺。跟之前一样,用了差不多的价钱,买了各家报铺一个月的头面。
一口气烧了一千七百两,等到三人再坐回马车,沿着京师的道路前行。林黛玉坐在车内,兴奋中带着些许激动道:“琴妹妹,我们刚刚真花了一千多两的银子?”
林府的三进院子,也才一千多两呢。就这么会功夫,扬州的秋浦街就砸出去这么一大笔钱。纵然是她也看的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宝琴的眼界已经非比寻常,她拿着陈恒的解释,直接给黛玉转述道:“钱留在手里终究没用。花出去的钱,才叫钱。我们这次想要一鸣惊人,就不能舍不得银子。花个一二十两,买个小角落,就是登上去,一般人也不会注意。”
她举起手,把玩着扇子,做出上下扇风状,智珠在握道:“我们要天下人都知道秋浦街,要全天下人都知道秋浦街在扬州。”
一听这话,宝钗就知道宝琴此事,绝不会只干着这一次、两次。想到对方身后的人的大气魄,她虽想不明白这件事的用意,可还是道:“既然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为何不把秋浦街卖什么东西也写上。写的详尽些,不是更一举多得?”
宝钗姐姐果然冰雪聪明,宝琴见黛玉也有此疑问,就继续解释道:“就是要让人去猜,去想。他们看到这句话,第一个反应肯定会想这秋浦街做什么的,一个月还能有五两银子。当他们有了这个念头,秋浦街就在他心中留下个印象。”
“这主意,可不是我想的。”她补充道,又看着黛玉微笑。后者马上心领神会,古怪道:“我就知道是兄长。也就他,跟爹爹一样,最喜欢揣摩人心。”
“哈哈,谁叫他自己常说商场如战场。”
这两人拿着陈恒说的开心。一旁的宝钗却听了个闷,她是越来越看不懂这些扬州人。这份疑问,一直保持到下车。
见到此处是京师外的码头,刚刚站定的宝钗,不免好奇的看向宝琴,似乎在问怎么又来了此处。
“姐姐稍候,把这事办完,我就送你回府。”宝琴整理一下衣襟,把扇子一收,负着手往前快步走去。她的面前,是人潮异常喧闹的京师码头。
不知从何时出现的扬州商人们,彼此操着相近的口音,正在跟此地的船家谈话、议价。稍顷,有去传信的下人,领着几个扬州的商家回来。两方人一见面,宝琴就问道。
“事情谈的怎么样?”
“还不错,我们又订了七艘船。薛主事,山西人也来了。他们消息到快……应该是扬州那边的晋商给了消息。”晋商在扬州也做盐业,他们比起徽商还要更低调、团结一些。
听到有人来抢船,宝琴却很高兴,忙道:“无妨,人多些还热闹点。徽商来了吗?”
“来了,来了。我前头刚听到,听说福建那边也有商队要来。”
前明过后,晋商、徽商、闽商就是天下知名。跟他们一比,以薛家和秋浦街为首的扬州商人,不过是后起之秀。盛名天下的三地商人,嗅觉何其敏锐。只听到些许风声,最近就云集到京师,准备分一分北地的羹。
“越多越好。”宝琴大笑,她不在乎这些人的出现,抢去了她们的利益。陈恒给她上过课,扬州的根基在秋浦街,在近十万熟练的工匠身上。只要秋浦街跟他们不出事,所有的生意最后都会回流到扬州去。
北地物华天宝,地域辽阔,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奇珍异宝和机会。这块蛋糕,远比任何人想的都要大,足够大家坐下来慢慢吃。
红楼读书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