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们清点完宁远卫的东西,天色已经大黑。兵部的人,却不能休息。这帮兵痞子识字的不多,偶尔死了几头骡,也只拿刀在墙上划一道做记录。陈恒等人要把消息更新后,只等着回京记录在册。是补是放,都要回去商议。
如此休息过一夜,第二日天蒙蒙亮,又要赶着出发。熬夜许久的几人,自然要在马车上呼呼大睡。
就这样过了半个月,他们才算是抵达沈州。说是沈州,其实叫沈阳也可以。明朝就在此设沈阳中卫,所以当地人也常有沈阳的叫法。
此处离边关还有些距离,但已经是北地上最后一座雄城。两位侍郎自然要在此处歇脚,以做统筹全局的工作。以姚自然为首的兵部郎中、主事,则要继续北上一百多里,直到铁岭县方能停下。
铁岭县后六十里是开原县,在后面就是星罗棋布的村落和兵站。北地广渺,多是一望无际的高山峻岭,人烟有多有少。
铁岭县令对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客很是热情,提早叫人打了头獐子待客。这算是陈恒最近吃的最好的一顿饭,印象十分深刻。
姚自然在内堂拉着县令闲聊,他们这些低阶官员倒可以聚在一处,自得其乐。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想办法跟草原各部达成联系。此事太过机密紧要,并无陈恒等人插手过问之处。
他们这些人被带来此,只为了完成兵部交代检查军备的事宜。不论是战是和,弄清自己还有多少家底,还能战到何时。才是兵法上的知己知彼之道。
这事,就少不了出城门奔波的辛苦。好在天气已经有回暖的迹象,与陈恒一道的官员姓严。两个倒霉蛋驾着马车,在柳湘莲的护送下,开始检查起自己负责的区域。
一连过了三个兵站,第十日,在退屯站上,陈恒终于见到披甲带霜的辛素昭。数年不见,辛素昭已经是兵站的把总。手上管着几百号人。
两人初会,后者十分惊讶。
“弟兄们跟我说,有京师的故交找我,我还在想是哪路仇家上门。”辛素昭才翻身下马,哈着气站在陈恒的面前,忍不住点头笑道,“真没想到来的会是伱。恒弟,这缘分,也是太巧了。”
不等陈恒说话,柳湘莲已经大笑,“大兄,你真以为是巧合啊。”他甚是得意道,“持行早在兵部文书上看过你的所在,今日是特意来看你的。”
“恒弟,现在在兵部任职?!”辛素昭挑了挑眉,没想到自己的好友还有如此机遇。他看了一圈陈恒,恰好对方也在看他。
两人打量着彼此的变化,陈恒的身高已经开始追着辛素昭。后者较之当年,也沧桑不少。下巴处,不知何时开始蓄须。本还算清秀亮眼的长相,到现在都是尘满面、鬓如霜的粗犷豪迈。
“是啊。”陈恒感慨道,“辛大哥变化真大。”
“少做儿女姿态。”辛素昭笑笑,举起手拍在陈恒的后背。突然袭来的大力,让少年郎的身子晃了又晃。
“走,我陪你去检查检查各处。”辛素昭拉着陈恒出门,一路上边走边谈,利落的不像话。这两人还算克制心情,柳湘莲倒是不管不顾,一会说着身上的禁卫衣服,一会说着京师的变化。
辛素昭偶尔也说说自己的事情,如今冬雪未消。兵所的士卒尚有休整的机会,等到开春,他们又要投入新一轮的战斗。
陈恒问了几句历年的战况和士卒折损情况,辛素昭唏嘘一声,只说了句:“第一年跟我来的人,都死光了。”
旁人一听,无不沉默以对。战事糜烂,白骨累累。个中心酸,只有奋战的男儿才能知晓。检查过了武备,辛素昭就请陈恒等人来到自己的住处,算是为好友接风洗尘。
席上,柳湘莲见辛素昭滴酒未沾,就劝道:“大兄,弟弟千里迢迢来此,你不陪弟弟喝一杯吗?”
曾经嗜酒如命的辛素昭摇摇头,“喝不得,喝不得啊。我一喝,弟兄们也会想喝。他们一喝酒,就会想家了。”
这话一说,柳湘莲也没了喝酒的兴致。举着酒杯的手,停在半空中,突然觉得有千斤之重。陈恒见此,就端起热水,道:“辛大哥,敬你。”
红楼读书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