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道了浓度之后,方子业的操作就开始了。
稀释样品,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把1ml的样品,加入99ml的水,然后就稀释了一百倍,而如果是把1ml的样品,加入到999ml的液体里面,就是稀释了一千倍。
而在进行浓度梯度的实验时,就需要重复操作这么一次,一般每次是稀释10倍数。
按照正常的操作,其实只需要提前把液体量配好。9ml、99ml、999ml。
然后再加入1ml的细胞悬浮液进去,然后分别配匀后,再抽取9ml+1ml中的1ml,转移到99ml中即可。
最多就是换几个移液枪头的事情。
但今天的方子业,却不是这么操作的。
他是把移液器,调到了200ul后,再直接往下面挤出来1ul、10ul以及100ul的量,到培养皿中。
没有调节刻度,也没有更换移液器。
这种操作,绝对是袁见打的操作。
毕竟啊,这相当于是盲操了啊,你要在200ul的移液器下,非定量地挤出来1ul的液体量,这不是扯犊子么?
可方子业还就是这么做的。
自然,这些稍微细节性的问题,旁边正在操作的刘师兄和洛听竹二人,都没看到,就看到方子业的移液器枪头都没有更换,就这么如同小鸡啄米一般地点点点,点点点。
点了有一阵后,方子业再把不同的样品,都分别再加了999、990、900ul等位基数的纯粹培养基液体。
然后才再增加几根试管,重新用最标准化的操作,继续稀释细胞浓度。
这一次,方子业是为了寻找最佳操作的细胞浓度数量级,最后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浓度进行试验。
毕竟,目前方子业在做的这个mirna与骨巨细胞瘤中的hk2的关系,是没有其他人做过的,方子业参考了其他肿瘤细胞与hk2关系的最佳浓度,没能够得到最好的图片,方子业就只能是自己再去找了。
一切都是未知数,甚至连参数都是未知数,这就是一些基础实验的难度。
但耗费不贵,只是费了时间而已……
方子业这么操作了几次后,就先把一个二十四孔的细胞培养板盒盖上,然后送进了恒温细胞培养箱里。
方子业的下一步操作,则是处理另外一个骨巨细胞瘤细胞系的这种浓度梯度差。
因为有可能不同细胞系的最佳反应浓度,还是不一样。这就好像是临床上,同样是骨巨细胞瘤,但因为分型不一样,所以术前术后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都是摸索而来的。
方子业所做的这些实验,想要对标发表的不是什么普通期刊,至少是15分以上的高质量期刊,自然要做好最全、最足的准备。
且,找到了数量级后,方子业还得寻找19这个最佳反应的前置参数,看看同样的数量级下,是否有差异。
而一般走到了19最佳参数,再加上数量级的最优解后,就不必再找。
方子业操作的骨巨细胞瘤细胞系,包括gct0404、gct1、gctsc。注解:这些细胞株纯属原创,请专业知情的书友勿与现实对应。
方子业走之后,洛听竹围观的刘师兄才若有所思地看向了洛听竹,好奇问:“洛师妹,这个是你师兄还是你师弟啊?做实验操作都是这么虎的啊?”
“我看他刚刚好像是打算做标准曲线的操作,直接盲操啊?”
方子业的操作,在不懂的人眼里,就不过是加点东西而已,但是在做细胞实验的专业研究人员眼里,你这都是啥啊?
要是被你老师看到了,能把你的皮都给扒拉下来。
能有标准的操作路线你不做,你非得给自己整点难度出来。
不过,根据经验,一般来说,1ml水是20滴至25滴,所以一滴水就是0.04至0.05ml.若是用一般的滴管滴,则大约为0.05ml,若是用滴定管滴,则大约为0.04ml。
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