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猕猴王这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力在赌博,拼尽全力想要恢复一些力量,以便再次面对杨戬。
“三哥,你这是何必呢?”
萧辰连忙上前扶住猕猴王,同时用“宝莲灯”帮他疗伤恢复。
萧辰的眼中满是关切和担忧,开口劝道:
“我们先走,等你伤好了,再来和杨戬交手也不迟啊。”
猕猴王却摇了摇头,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复杂的光芒,既有不甘,也有坚定。
“四弟,这杨戬已经成我的‘心魔’了。”
猕猴王缓缓开口,声音虽弱,但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千斤重担:
“我若是在此刻逃避,恐怕以后再也难以面对他了。”
“我的心中会永远留下这个阴影,无法释怀。”
说到这里,猕猴王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苦涩:
“以前,我一直在逃。”
“但这一次,我不想再逃了。”
“我想再试试。”
猕猴王的话语中充满了决绝和坚定。
萧辰闻言,沉默片刻,没有再开口阻拦。
大家都是“成年妖”了,有着自己的思想和选择,又不是“小孩子”。
猕猴王又不是他的傀儡,受他操控和摆布。
这是猕猴王自己的事情,这是猕猴王自己的选择。
虽然是兄弟,但他也不能替猕猴王做决定。
猕猴王既然已经深思熟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么作为兄弟,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
于是,萧辰没有再开口阻拦,只是紧紧地握着凌云紫金戟立在一旁,为猕猴王掠阵。
与此同时。
萧辰的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警惕性提到了最高。
萧辰知道,灌江口的这场动荡已经引起了天庭的高度关注,随时可能有天庭的仙人前来查探。
猕猴王此刻正燃烧着心头精血,不惜以生命力为代价恢复力量,放手一搏,要和杨戬做最后的决战。
他的面色惨白,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此时此刻。
猕猴王那对独特的“通风耳”已经显现了出来。
“通风耳”的耳廓伸展打开,散发着淡淡的青色荧光,微微颤动,仿佛在与天地间的某种神秘力量共鸣。
这一双“通风之耳”,是他作为“通风大圣”的标志,善聆世间万音,能察世间万理,知前后之事,万物皆在其心中明了如镜。
是以《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有“四耳猕猴听三界”之说。
三界之法,无论是深奥的道法,还是玄妙的佛法,猕猴王都多有涉猎,博闻强识。
可谓“佛道”皆修。
此刻,猕猴王的心中涌动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决心和信念。
猕猴王知道,在地府之中,地藏王菩萨座下有一神兽,是为“谛听”神兽。
谛听谛听,自然擅长于“聆听世间万音”。
“谛听”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蠃虫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顾鉴善恶,察听贤愚。
而《地藏十轮经》中更有“谛听照见八苦”之说。
谛听,能照见人心中的魔障,叩问人的善恶贤愚。
而猕猴王,作为“四耳猕猴”,也擅长于“聆听世间万音”,天赋神通与谛听相近。
他深知谛听神兽所能做到的,他四耳猕猴同样也能做到。
于是。
猕猴王凭借自己超凡的智慧和深厚的修为,以“通风耳”为引,将“佛教的因果观”,那深奥而玄妙的哲学思想,与“道法的自然之理”、天地之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出了一门奇异的天赋神通。
他将神魂波动具象化为业火红莲,每片花瓣都承载着千年的记忆和因果,以“通风耳”为引,炼成了这门叩问神魂的神通——“谛听无相,神鬼皆惊!”
“谛听无相,神鬼皆惊!”这门神通,可以说,毫无杀伤力,但又极富杀伤力。
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