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水利极其发达,只需要收容一些流民,不过度横征暴敛,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相信只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就能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即便目光再短浅,也能看出宛县加上周围这近十个县邑的地盘,足以供给张济两万人马一年的吃喝用度,可要比眼下所在的商城这破地方强太多了。
与这里相比,南阳的西北角,靠近商城那一带,反而是凋零破败得厉害。原因自然不必多说,张济自己就再清楚不过了,他这几年每年可不就从那里进入南阳盆地,美其名曰“帮忙秋收”,更别说再早几年之前,董卓军的那些烧杀抢掠了。
这买卖做得!
张济和张绣对视了一眼,要不是有贾诩坐在一旁沉稳镇场,他们恐怕早就兴奋地嚷嚷开了。
郗虑继续说道:“不过武关一线,乃是关中屏障,关乎关中地区的安危,自然要收归朝廷所有,望将军海涵。”
“可……”
张济一脸喜色地刚开了口,话说到一半又硬生生忍住,他深知此事重大,自己拿不定主意,转头看向贾诩,眼神中满是询问和期待:“先生以为如何?”
“可也!”
贾诩神色庄重,语气坚定地说道:“商城虽地处要隘,却民稀田少,更无商队往来,经济凋敝,难以长久发展。宛县虽然历经战乱,有些凋零,但凭借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完全可以聚民屯田,发展生产。更何况我等已经降服朝廷,自然要听从朝廷和曹公的调遣,这是大势所趋。”
“先生所言甚是。”
得了贾诩的首肯,张济顿时大喜过望,脸上笑开了:“不错,我等既已投效朝廷,自然要遵从曹公之命。只是不知曹公意欲何时调遣我部出关?”
郗虑心中暗自哂笑,没想到张济竟然对贾诩如此信任倚重,几乎到了毫无保留、言听计从的地步。看到这一幕,郗虑心中情不自禁地生出了些许嫉妒艳羡之情,他想到自己在曹操帐下,虽也备受重用,但却从未有过这般被绝对信任的待遇。
“何时动身,自然还得与荆州邓公相商。”
郗虑笑着调侃道:“不知将军何时请邓公前来一聚?”
张济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却满是尴尬。他想起之前软禁邓义的事,如今要请邓义过来,难免有些不好意思。但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面对。
很快,张济一声令下,士兵便匆匆去请邓义。在来的路上,早已有得贾诩授意之人,将具体情况一五一十地悉数告知了邓义。邓义这才明白自己是因何而能得见张济一面。
不过邓义毕竟头脑清醒,心思缜密。他深知此时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不但没有趁机给张济甩脸子,反而对于先前的软禁只字不提,仿佛这件事从未发生过。他的这份识大体、顾大局,瞬间就让本就尴尬不已的张济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得知张济已经投降了曹操,邓义脸色微微一变,心中暗自吃惊。随后又得知是傅巽在朝中请动了曹操来援,邓义心中渐渐有些明白了过来。他意识到这背后是一场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曹操巧妙地利用各方矛盾,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但明白不等于就有办法应对。邓义是看破了曹操叠加借力打力的手段,也看明白了曹操一下子变成了最大赢家的现状。可这并不代表他就能力挽狂澜,改变眼前的局势。
同时,邓义作为南阳人,他对曹操并无反感。相反,因为曹操在匡亭之战里痛揍袁术,打得袁术抱头鼠窜,让南阳百姓免受袁术的残暴统治,所以他对曹操其实还是颇有好感的。
当然了,邓义这帮南阳人,对于覆灭袁术,将袁术送入雒中,上交朝廷的刘备父子俩,也一样抱有好感。他们觉得刘备父子为南阳除去了一大祸害,是值得尊敬的。
因此,邓义、韩嵩这些南阳帮,其实内心是支持降服的。
一来他们看不上刘表,觉得刘表心胸狭隘,能力有限,难以成就大业;二来不论是北边的曹操,还是南边的刘封,哪怕是河北的袁绍,他们全都能接受。
在他们看来,只要能让南阳百姓过上安稳日子,是谁统治都无所谓。
我父刘玄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