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傅友德是一个脾气极其刚烈的人,不过他也不是毫无情商,“国舅过谦了,我知无不尽。”
想要和马寻处好关系的淮西人实在太多了,就算是当初跟着皇帝南略定远的淮西二十四将之中还有很多人和马寻几乎没有往来呢。
对于傅友德这些人来说,想要和马寻成为‘朋友’,近乎是一种奢望。
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帝后以及太子对马寻的喜爱,也能看得出来这位国舅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马寻就开口问道,“傅大哥,我就是想要问问甲胄的事情。我看史书,宋时的纸甲好像箭矢难透,也轻便,为何现在军中不用?”
傅友德就说道,“天雨地湿,这些都让纸甲不好保存。再者就是纸甲这东西,很多将士不愿穿,觉得不保险。陛下在南方起兵,纸甲不适合我们用。”
马寻一下子也理解了,虽然纸甲算是经历过证明的,但是那就是在两宋时期,元朝到明初的这段时间大家都不太喜欢纸甲。
铁甲有很多不便是真的,可是到底是钢铁啊,穿在身上也有安全感。
而纸甲的话,就算是防御力不俗,不过很多人还是下意识的认为这是纸,即使比较厚,归根到底还是纸。
看着马寻,傅友德继续说道,“当年我随陛下在鄱阳湖大战,水师的将士们都不愿穿纸甲。”
马寻愣了一下,他原本以为水师的将士喜欢穿纸甲,自然就是因为轻便。
这个时期的水战,很多时候就是跳帮,是从一条船跳到另一条船,这时候就体现出甲胄轻便的好处了。
马寻笑着问道,“傅大哥,听说鄱阳湖水战的时候,你也是操轻舟冲击陈友谅的大船,你穿的是什么甲?”
“肯定是重甲啊!”常遇春忽然插话说道,“我里头穿锁子甲,外头套着重甲,再裹一件罩衣。他也差不多,都是穿着重甲。”
马寻看了看常遇春和傅友德,感慨说道,“也幸亏你们体型雄伟,要不然就给甲胄压垮了。能驮得动你们的战马更难得,还能载着你们身先士卒。”
傅友德归降朱元璋的时候,可是被安排在常遇春的麾下。
鄱阳湖大战的时候,常遇春堪称首功,他和傅友德就是乘着小船去冲击陈友谅的巨舰。
常遇春看着马寻,笑着说道,“现在军中匠户不少,如何制甲、制火药,大家都清楚。各地卫所生产火铳、火炮,也都清楚,用不着其他的法子。”
看到马寻似懂非懂,常遇春继续说道,“宋时或许用纸甲,只是那些老法子现在知道的人不多。军中要是为此大费力气也不划算,辎重筹措也难。”
听到常遇春这么说,马寻一下子好像就理解了,说到底就是后勤的事情了。
有些时候想要创新,首先遇到的阻力就是现在的一些既得利益者会阻止。
而单纯就军械等来说,看似是有了一些新发明等等就可以带来帮助,可是这并非是绝对的事情。
后世的军队也强调后勤的一系列通用性,如果一支军队的枪支是各种型号、子弹不能通用,那后勤要骂娘了。
如果一个国家的飞机是万国造,后勤的维护保养压力就上来了。
现在其实也一样,军中现在都是铁甲,弄出来一个纸甲的话,工匠都要开始头疼了。
不过马寻仔细想一想也觉得问题不算太大,纸甲这些东西是消耗品,最主要的还是日常的一些保存问题。
无非就是培养一些工匠等,可能需要花些时间才能将‘生产线’给搭建起来。
和傅友德等人聊着天,主要还是关注于后勤方面的事情。
带兵打仗实在不是马寻擅长的,尤其是在常遇春等人面前,要是提起兵法等等那无异于班门弄斧,这样自欺欺人的事情可不能做。
汤和也跑了过来,“小弟,说起来你的那些医官靠不靠得住?”
不只是汤和重视这些事情,傅友德也非常重视,因为这一次出征明夏会有两路大军,这两人是各率一支大军入川。
大明第一国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