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到底去哪了众说纷纭,现在有一种观点就是在蒙古人手里。
而朱元璋的遗憾目前为止是没有招降王保保、没有抓到元朝的皇帝,以及最重要的传国玉玺。
所谓镇圭,这也就是举行朝仪时天子所执的玉制礼器。
李文忠此前破应昌,一口气将宋、元玉玺金宝十五件,玉册二件,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各一件夺了回来。
这些东西的意义和含金量不用说了,这就是专属于皇帝的各种御用之物。李文忠抱拳说道,“臣无能,未能擒得元主、寻回传国玺!”
要不是看着李文忠一脸内疚的神情,马寻都以为这是在凡尔赛呢。
这么大的功劳,居然还内疚?
朱元璋还真的是给宋朝帮了不少忙,这些大圭之类的不是宋徽宗、宋钦宗时期丢的,就是在宋端宗时期丢的。
甚至去年大军攻破大都,还在元大都皇城里找到了用宋理宗的颅骨制成的酒器,也是朱元璋下令将宋理宗的头颅安葬回宋陵。
南宋的六代帝陵,也是朱元璋下令修复、派人守陵。
朱元璋就笑着开口,“这回没找到就算了,下回再去找。记得到时候带着你舅舅,他一个书生倒是对沙场有些向往,都是读书人的臭毛病。”
李文忠就赶紧说道,“陛下,国舅治军严谨、爱兵如子,军中多有敬仰。”
马寻都脸红了,他在军中可没有多少威名。
朱元璋也乐了起来,“保儿,你这也是学会了睁着眼睛说瞎话了。你舅母不在这,用不着如此!”
朱元璋,这才是李文忠的亲舅舅。叫马寻一声舅舅,那也是因为马秀英的缘故。
徐达就立刻说道,“陛下,去年回京的时候,国舅可是说了想要和我一起北上讨伐元主。”
“徐天德!”常遇春就急了,“俺的命可是国舅救的,他此前北上也是率军驻扎开平,本该是和我合军。过两年北上讨伐元主、王保保,国舅该跟着我!”
徐达这一次不退让,“我是大将军,国舅自然该跟着我!”
李文忠只能着急,徐大将军和常大将军抢人,他都没资格去抢。要是邓将军回来了,那也是有资格抢人的!
这时候也就是军方的巨头有资格来抢人,冯胜、傅友德或者是汤和、唐胜宗等人,那都没资格来抢人,他们可没资格让马寻成为‘副将’。
要不是有自知之明,马寻都要飘飘然了。他这个吉祥物非常的抢手,就好似是军神一般,好像谁抢到了手谁就能大胜一般!
朱元璋就乐呵呵的说道,“你们说了也没用,现在吵的厉害,谁知道他到时候会不会出征。皇后估计不会答应,他也没个子嗣。”
现在的朱元璋刚过四十,正处在壮年,豪迈的厉害。
徐达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说道,“上位,要说这些人里头,还是臣和国舅最为志趣相投。”
李文忠抓紧机会开口,“陛下,臣还年轻,得有国舅帮忙才能镇住大军、稳定军心。”
“李保儿!”常遇春不高兴的说道,“国舅还比你小十岁,你年轻、他算什么?”
徐达也立刻调转枪口说道,“老常这话说的对,我与老常各率精兵,你为偏师呼应。国舅在我军中即可,用不着你来操心!”
常遇春也非常认可,抢马寻是一回事,过两年要是继续北上的话,他肯定是和徐达各率一军,主攻权也需要抢下来。
这个李文忠就得给他先挤走,赶走了他和邓愈,这就是徐达和常遇春的‘内部竞争’。
朱元璋笑呵呵的把玩着大圭,说道,“这玉器看着还是浑厚,不愧是宋时就传下来的。这一次北伐建功,你们也不要自满,还有不少事情要做。”
在其他人点头的时候,朱元璋问道,“小弟,你是想要去跟谁一起打鞑子?”
马寻很直白的说道,“谁能带我追亡逐北、封狼居胥,我就跟着谁。我杀不了人,总归是要逮着一两个蒙古达官显贵吧!”
大明第一国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