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他千里奔袭,出其不意,所以损失很小。一旦吐蕃有所防备,石堡城必固若金汤。
“此书重如千金,李瑄必仔细阅读。请问郡王,该如何再取石堡城呢?”李瑄接过《行军录,起身向李祎一拜后,请教道。
石堡城可是李隆基的心头病,他做梦都想着如何收复石堡城。
现在李隆基还有耐心,知道强攻不智。过几年,李隆基就失去理智,不论死伤,一定要拿下石堡城。
李祎在床上微微晃了一下头,言道:“这是你们的时代。”
李瑄不再多问这些,只坐在榻上,听李祎教诲。
怕李祎受惊,李瑄自始至终,说话很轻很慢。
整整一个时辰,李祎都在与李瑄交谈,渐渐地,李祎体力不支,开始喘气。
李岘拉了拉李瑄的衣服,暗示李瑄适可而止。
“郡王,受您教诲提高我的心境,开拓我的视野,丰富我的见闻,您要保重身体啊,等我从北边回来,再来看您,”李瑄不再多说,颇为伤感地道别。
历史上李祎今年就要走了。
他惭愧这么晚才来拜见。
“去吧!贤人得宠而慎,愚者得宠而骄。例子太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谨记,谨记……”
李瑄最后再一拜,由李岘送他出信安王府。
李岘回来后,搀扶李祎喝了一碗热汤,李祎缓过劲,才再次说话:“真是英俊啊,可惜遇到的太晚,我又快死了,看不到他的将来。”
“阿爷怎么能这么说呢,您要长命百岁,孩儿还想在您的膝下承欢。”
李岘眼睛湿润,相信李祎回逐渐好起来。
“前段时间,大郎告诉我,一个叫安禄山的节度使在宴会上做出不尊重太子的举动。人固有死,这不是愚蠢吗?但大郎又说安禄山不是一个愚蠢的人。”
李祎说道这里停顿,其意不言自明。
当初宰相张九龄上谏安禄山将来必反。但李隆基认为张九龄以“王夷甫识石勒”,妄断忠良。更加讨厌张九龄。
有的事情,绝非以貌取人。在皇帝年事已高的情况下,安禄山竟然当众说出“不知有太子,只知天子”。如果将来皇帝驾鹤西去,太子继位,该怎么办呢?
“胡人短视,阿爷不要多想。”
李岘轻轻抚着李祎的胸部,让父亲平心稳气。
……
三月二十六日,长安万人空巷。
李瑄已经收拾好行礼,计划明日离开长安,前往灵武报到。
在离开前,李瑄要到长安城东北的长乐坡,观看一场盛会。
为盛会顺利举办,李隆基下令取消今日早朝。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广运潭盛会”,但此时还没有“广运潭”这个名字。
广运潭,因陕郡太守兼水陆转运使韦坚而起。
韦坚为了开通关中漕运,才使此潭诞生。
由于渭水曲曲折折,淤泥太多。韦坚首先在咸阳修坝蓄渭水,建造“兴成堰”;其次又在灞水、浐水流入渭河之前,将其拦截,引向东流;然后凿成一条与渭水平行的渠道,在华阴县永丰仓附近复与渭水汇合,贯通了长安与关西粮仓“永丰仓”之间的漕运。
这水渠在经过长乐坡的时候,韦坚在水渠东建筑高耸入云的望春楼。
又历时两年,在望春楼下挖掘一个深潭。
毫无疑问,开通关中漕运,使关中进入南北大运河体系,是富国利民的工程,一定程度避免李隆基搬迁中枢,带着文武百官移都洛阳“就食”。
开元年间,因为粮食紧张,李隆基先后五次“移都就食”,在洛阳执政近十年。
每一次大规模迁移,都伴随着十余万禁军,数以万计的宫人,无数官吏和官吏的家属、权贵们的家属。
不仅劳民伤财,还对沿途百姓和地方的损害极大。
华夏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向南方转移,盛世极致的情况下,关中沃野还是显得太小。
无法评价定都长安是对是错,毕竟长安是四塞之地,易守难攻。
大唐天将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