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残卷中的历史
李无相重新跳回到山头上,又在原地坐了下来。
今天是个大晴天,周围峰峦叠翠,远处一片薄雾,风景极美。他坐在这里,又能嗅到空气中微微的湿气、林木中的松香,于是觉得这是个可以待上一整天的好地方。
所以这一整天,他就要用来好好看看天心幻境里的那些典籍经卷。今天之前他对这世上的修行界了解不多,可今天之后,应该也可以称得上是见多识广了吧。
先看的就是手边的两本功法。
翻开大劫剑经的第一页,果然如蚣蝮所说,头一句就是“欲练此功,先得真空”。这这一句单独占了一整页,仿佛是在提醒阅读此书的人此乃重中之重。
李无相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将残卷里的每一个字都细读了一遍,眉头就微微皱了起来。然后放下这一本、自己思索了一会儿,再翻开了小劫剑经。
细读完小劫剑经又了将近一个时辰的功夫,太阳就升到了头顶。
于是他从腹中取出一个小瓷瓶。这瓷瓶中装的不是水,而是名为“青玉涎”的药浆,他就把这东西当成水来慢慢抿着,又皱眉细想了一阵子。
大劫剑经是残卷,但其中有六页是相对完整的,再对照小劫剑经中的功法,他似乎明白这经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要是用寻常的江湖武功打比方来说,就是这大劫剑经似乎只是理论可行,而完全没什么实际上的可能。
譬如一个人要打熬气力,这大劫剑经就是告诉他,等你把自身力气打熬到了可以挥拳便叫江河倒流的程度,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它甚至还可能给出了很详细的步骤——比方说先在面前放上一盆水,你朝水中猛击一拳,这水自然因为你的拳力而流淌。接着再把这盆弄得大一些、再大一些、再再大一些,循序渐进,于是终究能达到那种境界。
然而人力有时穷啊!这大劫剑经里的许多冲击关窍的法子就不像是给人来练的,因为李无相无法想象一个人的身躯之内怎么能容纳那么多的灵气!
而小劫剑经,则像是大劫剑经的低配版。虽然由于“量变引发质变”的道理,使得这一部功法里的许多修行方式都不同了,然而李无相也还是能看得出两者本质上大同小异。
其实这小劫剑经看起来也不像是给人练的,因为许多方面也超出了修士的极限。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功法里还有许多炼体的技巧,譬如他练过的广蝉子就是其中的一种法门,目的就是为了突破人修体内所能承载的灵气极限。
除此之外,两者还都有一个共同点——气运。
即便小劫剑经中已经有许多如广蝉子一般邪门而危险的炼体手段,在某些重要的节点也还是需要东皇太一大帝的气运加护,方能叫练此功的人突破极限、越过门槛。剑宗的人将小劫剑经截取为真仙体道篇与飞仙化剑篇,或许就是因为这一点限制吧。
这一点倒是还好说……世上存有太一气运的东西其实不算少,至少他在幽九渊下界看到的那枚传国玉玺就是其中之一。
而这么一对比,大劫剑经的逻辑就更不可思议了,几乎等于说,你想要用这功法修成金仙,可这功法偏偏就是你到了金仙的境界、得到了东皇太一的人道气运才能练的!
这么一看,李无相就彻底安了心——在弄到“真空”与“精要”之前,他是可以绝了别的念头、专心修行小劫剑经的了。
小劫剑经这功法练成了,威能应该要比真仙体道篇高出一个小境界,而从他现在的金丹修为开始练起其实也不难,因为这功法在结丹之前的修炼方式与真仙体道篇几乎完全相同,就像三十六宗的功法在炼气之前几乎与真仙体道篇完全相同一样。
不同之处就是从结丹之后开始的。小劫剑经在结丹之后,所需要的丹力几乎是真仙体道篇的一倍。寻常的剑侠体内是无法承载小劫剑经所需的灵力的,因此这时候,就要开始修炼广蝉子。
幽冥画皮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