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袁振越汇报后,尤其是谢威的态度,李瑞没有丝毫意外。
“也安排在地下室?”
袁振越看着李瑞,脸上浮现出抗拒的表情。
后勤的工作,他不想参加。
“不住地下室住哪里?只有地下室空着!总不能让学生把宿舍腾出来给他们住吧?”
李瑞不满地瞪了袁振越一眼。
不是他不想给前来支援学校的同志提供更好住宿条件。
学校宿舍本就紧张,之间几栋独立宿舍楼是为女生准备的,为了腾出宿舍,学校青年教职员工都是被要求自己到外面租房子,由学校给部分租房补贴。
“你告诉他们,学校在想办法,只要有机会,就更换环境更好的宿舍。”
见袁振越没离开,李瑞又补充了一句。
学校在58年扩建时,计划内的很多建筑都没修,尤其是好几栋宿舍楼尚未建设。
后来,随着哈军工快速发展,学校经费不断减少,一直都没有再修建。
到处都要钱。
现在连教室都不充足,更没有什么经费投入到学生宿舍的建设中。
······
“朱主任,学校不是没有项目……”
“要有项目,至于把我们这么晾着?”
朱主任不满地打断了学长魏国松的话。
他很想搞清楚哈工大究竟有没有项目,要是没有,就早点回去,在这里耗着是浪费时间。
“学校不是有意晾着你们。601所邀请你们的事,学校不知情。你们来了,一些计划跟工作安排都得调整。”
魏国松解释着。
他是学校抽调出来的雷达项目负责人,知道研究方向及如何以204雷达为基础后,才主动来朱主任。
“学校既然有项目,我们要参与到项目,不需要对我们保密吧?”
朱主任的不满更甚。
对方找的借口,怕是自己都不相信。
“204雷达电路进行集成,从而小型化;研究新的材料,以此提升发射机、接收机功率……以先进数据处理器提升信号处理速度……”
“……”
魏国松透露的项目计划跟研究方向,让朱主任一时间愣神了。
“怎么?”
“你们知道这些难度有多大?把雷达的信号传输电路整合成集成电路,需要多少经费,多少时间,考虑过吗?尤其数据处理芯片,国内无法提供,通过特别渠道也无法搞到,那种先进的芯片属于绝对禁运的。”
专业的人,瞬间就指出了魏国松哥透露的计划中困难所在。
小型化,不只涉及到信号传输通道的电路整合,更需要更先进的材料、工艺,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等等。
“老朱啊,我得不提醒你,学校跟研究所是不同的。研究所的产品,从立项开始就为了给某些型号配套,或有着明确要求、性能指标进行研发。学校需要的是技术研发过程中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经验……”
魏国松地提醒朱主任。
在非必要情况下,学校的研究只负责各方面具体技术的研发,而不需要技术总成。
李瑞警告过学校选拔出来的所有人:项目开始之前,就必须告诉合作方,以某些现有技术作为基础,但是不能完全按照现有基础去搞。
学校需要的,其实相当预研!
事情关系到项目主导权。
“一直没有告诉你们,学校也在考虑,如何能协调研究所跟学校所需。国际上,探测距离超过70公里、数据处理能力更强的雷达已经开始装备……要是继续以对204的改进为主,搞整机,还不如不合作。”
魏国松的话让朱主任明白:对方嫌弃204雷达太落后!
“学校预计的探测距离?”
朱主任问道。
“探测距离60公里,跟踪距离在48公里以上……可以同时跟踪8个以上目标,并且在40公里的距离可以同时锁定/攻击4个以上目标……”
“吸”
朱主任目瞪口呆地看着魏国松。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