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叔瑜主动递刀,岂不是说性命交付在他手上。
李二倒是没有注意到,李承乾与魏叔瑜之间的小动作。
倒是其他人发觉了,不过并没有点破。
锵的一声。
绣春刀出鞘,刀身明亮,发着寒意。
“倒是一把好刀。”
“不过就是有点华而不实了。”
李二点评说了一句,发现刀把与刀身之间,还有一行小字,念了出来,“锦衣卫百户魏叔瑜,太子授?”
“怪不得说,刀是你的命。”
他一把抽了回去,还给魏叔瑜,回头之时,深深的看了李承乾一眼。
李承乾发现李二有毛病,看什么看。
孤授刀给手下的人,还不行了?
“时候不早了,该去崇教殿了。”
李承乾说道:“我就先行一步,陛下,诸公随意。”
给李二施施然行了礼,转身就走。
魏叔瑜紧随其后。
李二鼻孔嗤了一声,闷头也跟了出去。
“魏公,家有虎子啊。”
长孙无忌说了一句。
“赵国公虎子,不也在殿下身边?”魏征笑道。
两人相视一笑,一同出殿。不管之前关系如何,他们如今都站在太子这条线上,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不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至少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
至于房玄龄,他就有点小失落。
自家那混账玩意儿,怎么就跟着魏王瞎混,还在家里一通闹腾的。
当时殿下也没说,去他家里要人。
老二不行,还有老三老四啊。
实在不行,大郎也不是不可以的。
李绩也有点遗憾,当初太子教令下到府上,只不过他在外,家里也没有人能做主的。
太子也没有深究英国公府。
如今想来,这一步倒是走差了。
嫡长子不去,次子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崇教殿。
群贤毕至,名士云集。
上午的答问,许多人受益匪浅,大开眼界。
下午不知道又有什么精彩之处。
李承乾坐下,他反着册子,查阅一番后,笑吟吟的说道:“孤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国家最重大的事务,莫过于祭祀活动与军事战争。”
“祭祀礼仪具体是哪方面,军事战争又是什么。”
“还请诸公,为孤解惑。”
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涉及到国家最重要的层面。
李承乾一眼扫去,许多人都在沉吟思考。
这一段是张士衡讲的,李承乾当时做了笔记,如今拿出来讨教了。
张士衡抬头,道:“殿下,祭祀礼仪,上至国家君王,祷天告地,下至黎庶万民,祭奠先人。”
“这是一种文化传承,延续血脉的行为。”
“若是没有祭祀,人们就找不到根源,失去方向。”
“君王立宗庙,供奉先祖,是铭记先祖的伟业与功德,享后人香火,供后人瞻仰。”
“百姓宗祠……。”
李承乾认真倾听,李二等人也是严肃对待。
祭祀问题。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是最为重大的事宜。
说白了,也就是身后名。
名声好的,入宗庙祠堂,享千万人膜拜,万家香火。
声名不好的,是没有资格的。
人们追求的,就是死后留下痕迹,死后享受香火。
没有人想看到自己死后,一了百了。
要不怎么说,断了一家香火,相当于毁了人家的传承。
“有人立功立业,创造出大功绩,大造化,为后人所利。”
“如诸多先贤受后人敬仰礼拜,就是他们有功与天下大事。”
张士衡道:“我们若是遗忘他们,那谁还会再做出造福天下的大事来呢?”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