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机器制造局,这是洋务运动期间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清同治六年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创设于天津,初名“军火机器总局”,又称天津机器制造局,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前,首先攻陷天津,将李鸿章创办的天津北洋机器制造局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
1901年,李鸿章在振兴大清王朝无望的郁闷中死去,山东巡抚袁世凯于当年继任直隶总督,袁世凯上任后,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在保定设立北洋军政司,开始组建和训练北洋军队,同时抓紧恢复北洋机器制造局,以便为北洋军队提供足够的武器弹药。在恢复重建北洋机器制造局的选址问题上,袁世凯认为天津已不适合形势,必须另选它地。德州的交通条件历来十分优越,当时到北京、天津之间尚有运河通航,而且津浦铁路也即将动工,加上这里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是袁世凯认为最为理想的地点之一,兴建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的工程,自1902年秋开始动工,到1904年8月底完工,历经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1904年10月该局正式投入生产。
而这座与北洋同名的“北洋机器制造局”,或许正印证着北洋的兴衰,在北洋政府时代,因德县兵工厂所用的机器设备,全部由德国和英国进口。所以该厂产品质量优良,在军界一直享有盛誉。
而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大胜,张宗昌进入山东,当上山东督军。因张宗昌把德州以南划为他的势力范围,而德州以北则属于另一个奉系军阀李景林的势力范围。所以,民国15年2月,张宗昌下令德县兵工厂停办,并将机器设备拆迁至济南新城兵工厂,由此,德县兵工厂便成为了历史,耗资数十万元建立的西式现代化厂房,由此沦为军营。
虽说其是军营,可自打从民国15年开始,厂区内的数百间厂房却从未驻过兵,仅只是那几百间职工宿舍,便足够驻军使用,占地达数百亩的厂区,经多年荒废后,早就是一片杂草从生。
而今天这荒废多年的厂区内却是迎来了一群贵客,因为所来贵客手中拿着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亲笔开出的贴子,康占魁这个220旅中一个“非嫡系副团长”对这些贵客自然显得很是客气,所以才会亲自来陪同这些北平来的客人。
“……此地东临津浦铁路德州站、西靠京杭大运河、南至豆腐巷、北至上码头村,南北长约1000公尺,东西宽约600公尺,约有土地850亩,可以说是建新厂的理想场所。”
手中拿着那位康团长提供的厂纸图纸,吴子川向身旁的董事长介绍道,虽说全中国恐怕只有德州有这么一大片闲置厂区,可之所以游说董事长来德县办厂,他也有自己的私心,毕竟这里是他的家乡,他当然希望新厂能够坐落家乡,若非如此,又岂会拜托在山东省颇有名气的大伯父呈请省主席。
“……厂区内一共设有十三厂,大小厂房两百三十五间,烟囱十三座,董事长,虽说这里电力供应不便,这些动力车间却都在,只需要安装发电机,稍改烟道,就可以提供动力……”
在吴子川拿着图纸讲解时,管明棠随着他在厂区内走着,这里的厂房或许是因为驻军存在经,虽说工厂闲置多年,可厂房的门窗依然完好,透过玻璃窗隐约可以看到厂房内坚固的钢梁,厂房内的地面也是厚实的混凝土地面,厂房倒是不错。
“……在厂区内铺设有完整的环厂铁路,铁路直抵厂房、仓库,仓库前皆设有站台,运货同样极为方便……”
对于那些人谈论着这里办厂是否合适,康占魁倒是没什么兴趣,他的注意力同样也没投到那位管先生身边让人惊艳不已的女人身上,而是完全投在管明棠的身上。
“若是把这个人留下来,山东省机器业一夜即可与山西相媲美!”
师长在电话中如此说道着,现在山西省是全国有名的实业模范省,而韩主席同样也有意在山东兴办实业,可省政府却没有钱投资,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位“闻名全国”的实业家来山东办厂,韩主席自然是极为欢迎,要不然也不会命令部队将厂区内的杂草清除,甚至还擦了厂房的玻璃,若非现在胶东时局紧张,没准韩主席会亲自迎接这个管明棠的到来。
山河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