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能吸收无地的流民,是有益处的,但是如何在不危害粮食的情况下,在我朝的环境中,让工业得到发展呢。”
后世国家第一次失败,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可忽略了原始农业生产缺乏规模效应这一事实,低估了土地的边际产量对劳动力投入的迅速递减。
换句话说。
在生产力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土地出产的限是改变不了的,投入再多的人力,土地的产出还是止步于此。
失败是成功之母。
正是因为这次的失败,为下次的分配提供了经验,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获得了巨大的成果。
“军户的田地是固定的,周边已经没有了新地。一户军户,全家三五人阵,和十余口阵,田地的产出,在北方平摊下来,仍然是一亩两石。”
“所以把百姓全部集中到田地,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朱高炽说的忘了形,听得朱棣咬牙切齿,其余人面色古怪。
敢这么说圣人?
“我朝立国二十五年,田亩总体是足够的,但是国家太大,局部定然有些农业富余人口。”
“例如天灾,例如贫瘠的地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通过工业把他们吸收进来。”
“只有把多余的人,投入到工业之中,发展矿厂,铁厂,修建铁道等等工业,促进了生产力,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最后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所有人都能使用便宜的铁器,便宜的燃料,出行方便,带来更先进的技术。”
“利工利器,更好的农具,可以让田亩多产。”
“大量廉价的工具,又可以让人们使用的起,能把更多的荒地,沼泽变成良田。”
“例如蒸汽机,可以用在荒地的浇灌,让百姓们开垦更多远离水源的贫瘠土地。”
“甚至可以直接修建水渠,把河水抽到水渠中,灌溉无水的土地。”
其实更好的办法。
是从美洲获得番薯。
明末的先民,冒死偷回西班牙从美洲引种在吕宋的番薯藤,回到家乡福建种植。
根据知网的学术论文,靠着明末引进的番薯,和推广的玉米,也就是各地地方志中的玉黍蜀,正好在清初推广开。
这些新农作物加入传统轮作,只用了百年的时间,就从文人笔中定义的蔬菜升到主粮。
让清中期人均口粮在传统轮作的种植技术的基础,增加了九十公斤,为促进人口大增长打下了根基。
生产力才是核心。
番薯是古代农业的大杀器,直接促进农业的生产力进步,解决了许多的问题。
朱高炽轻飘飘的几句话,犹如重鼓敲在人们的心里。
看见众人都不说话,朱高炽茫然的问道。
“怎么了?”
葛诚欲言又止,姚广孝犹如看天人,那太监也是满脸的崇拜。
朱棣吞了口口水,艰难的问道:“老大,你这蒸汽机的法子,为何一直不说?”
“这重要吗?”
“不重要吗?”
朱棣反问。
朱高炽摇了摇头。
明初的社会环境问题,在他看来根本不是粮食的问题,而是社会生产模式的必然弊端。
就算明初的粮食再翻一倍,仍然还会有流民。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基础,称为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的需求,决定层建筑的产生。
服徭役,收实物。
等等方式都是比较原始的手段。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在朱高炽看来,改变大明的生产模式,才是有用的。
山东和山西出现的流民。
那是因为社会大明分配的问题,粮食不够只是一个表象。
换而言之。
社会的就业机会太少。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