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李治点点头,“阿耶放心便是,儿立于身后,也好帮着父兄操作这手机。”
等人全部安分下来,李治把画面调了出来。
伴随着一阵强劲的BGM,屏幕上的黑色渐渐亮起,一个个人物闪过直至最后定格为一张地图,地图中央写着一个“隋”字。
之后,四个大字在屏幕上闪出:晋阳起兵。
看到这熟悉的四个字,李世民的脑中也不禁回想起了多年以前的那些往事。
“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七月,心态彻底崩了的隋炀帝决定离开洛阳,前往江都避祸,寄希望于能偏安一隅。可正是杨广的这番举动,彻底为北方大地的动乱再添上一把柴火。”
看到画面上代表杨广的小人从天下之中,移动到了江南,李世民感慨莫名。
按理来说,自己还应当称杨广一声叔父,若不是此人的好大喜功,自家恐怕也坐不上此等大位。
“这‘公元’之号,是什么意思?”
好学的李泰,忍不住询问道。
李世民也不太了解,父子一同看向了李治。
李治开口解释道:“现代人为了方便纪年,统一规定了公元纪年法,如视频中所言,大业十二年便是公元616年,而我所穿越的年代,如今是公元2024年。”
“一千余年嘛......”李承乾脸色忽然煞白。
之前他并没有反应过来李放意味着什么,毕竟此前他也没有接待穿越者的经验,如何能想到自己的谋划会被未来人泄露。
可现在被李治这么一提醒,他反应过来了,既然李放那里有晋阳起兵的历史,那自己的历史呢?会不会也存在?
不管自己起兵成不成功,历史必然会留下记载,可为何现在父亲都没有动作?
小心翼翼的看了眼李治、李世民,李承乾并未发现有任何异常。
“莫非是我最后并未举兵?”李承乾心中微动。
起兵之事,说到底也是他未雨绸缪之举,身为太子他从李世民身上得不到足够安全感,为了自身前途,不得已而为之。
现在他们并未有动作,或许是自己的行为最后也没暴露,甚至于,自己最后顺利继位了?
李承乾心中又充满了希望。
“起事还需谨慎,待下去之后,暂缓行事再看看。”
打定了主意后,李承乾的精神才返回到屏幕上。
此时,屏幕上刚好讲到了第一个关键的问题:晋阳起兵,谁为主谋?
“在《新唐书》、《旧唐书》以及《资治通鉴》中,晋阳起兵的主谋,是李渊的次子,日后的唐太宗李世民。而在温大雅所著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一书中,李渊则一改前面几部史书中的‘窝囊’形象,变得英明果决起来。”
视频里,先以李世民的视角,剖析了一番晋阳起兵之事。
李渊为太原留守后,李世民意识到天下已然大乱,便开始阴图大事,四下里结交豪杰,其中有一人,名曰刘文静。
刘文静为李世民做出了谋划:“今李密长围洛邑,主上流播淮南,大贼连州郡、小盗阻泽山者,万数矣,但须真主驱驾取之。诚能应天顺人,举旗大呼,则四海不足定也!”
“今太原百姓避盗贼者,皆入此城。文静为令数年,知其豪杰,一朝啸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领之兵,复且数万,君言出口,谁敢不从?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盈半岁,帝业可成!”
刘文静的这番话,是妥妥的反贼言论,但也确实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谋取天下的战略,对此李世民是如何反应的呢?
史书记载:太宗笑曰:“君言正合人意。”
看到这里,李世民情绪有些低落,叹息一声,不无遗憾的说道:“文静纵横之略,王佐之才,奈何与裴寂不能相容,以至于英年早逝,实在可憾。”
刘文静不仅是李世民最早的追随者之一,私下里二人的关系也极为不错。
如果刘文静没被李渊冤杀,贞观之后的宰执之臣,必然有其一个位置。
我家通古代:开局让宋仁宗破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