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的奋斗
超小超大

第45章 江湖鄂人 (求点追读) (2-1)

京九线这条线,南下永远是拥堵的,基本上每一趟列车都是人挤人。

北上就好多了,很多空位置。

所以杨帆等人都买到了座票,而且还是连票在一起的。

于是,一上车,五人就坐在了一块,,然后说说笑笑。

不可避免的说起了暑假结束的奥运会,说起了刘飞人,然后感叹一下杨帆看事情真准。

火车上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小年轻,看样子和他们一样也是北上去读书的学生,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昌大的。

五人也没问,没那个必要。

坐了一会后,杨帆看了一眼车厢内的情况,不少人是在看书的,也有看手机的,不过手一直在动,显然是在玩那种单机的益智游戏,诸如大毛方块、贪吃蛇这种。

杨帆清楚,在3G都还没开始的年代,用2G去在火车上去上网那是想都不敢想的。直到后面4G出来了,火车上上网看手机就成了普遍现象。

“我们来玩牌吧?”

火车启动后一会,车厢安静了下来,说着话的刘丝甜忽然提议道。

陈莉立即回应道:“好呀,玩什么?”

赵洁则笑问道:“你带牌了吗?”

刘丝甜笑嘻嘻说道:“带了,带了两幅,我们五个人的话可以玩斗地主,三打二。”

罗先伟哈哈一笑道:“看来你准备蛮充分嘛。”

“那当然~”

刘丝甜头一扬,嘴角微微翘起,然后把目光看向了杨帆:“一起来玩吧?”

“好呀”

杨帆本来想拿书看的,这时干脆放弃了,没有扫兴的答应了下来。

又打牌打发时间,几个小时的车程很快结束了。

到省城时,已经是中午了。

五人没有吃饭,一下火车站就在火车站接站的学长学姐的帮助下乘坐专车去了昌大。

到了校门口,一连串欢迎新生的帐篷搭在那里,分不同的专业,都有学长学姐来迎接他们。

时间的关系,五人赶到时门口的人已经稀少了,不过依然有不少新生和他们一样赶过来报道。

“快看,那边还有地震受灾新生绿色通道呢~”

罗先伟眼尖,瞧见了一个特殊的迎新点。

杨帆等人看去,果然,昌大竟然给了地震受灾新生特殊照顾。

“还真是啊~”

陈莉笑了笑道。

这时,旁边传来了一个学长的声音:“你们来晚了,早一点还能看到校长和书记呢,他们都来欢迎地震受灾新生了。”

“啊?”

刘丝甜顿时有些失望。

杨帆忍俊不禁道:“行了,别啊了,以后有的是机会让你见他们,先去报道吧~”

随后,众人便分开了。

赵洁、陈莉、罗先伟去了其它迎新帐篷,杨帆和刘丝甜则去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所在的迎新帐篷。

罗先伟报的计算机技术和他们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是一个东西,前者偏向于开发应用,后者偏向于理论、系统这些。

“欢迎学弟学妹~”

迎新帐篷里,满头是汗的学长学姐依旧热情的招待了他们。

报道这些按流程来,说慢不慢,说快也不慢。

等到一切手续办完,已经到下午三点多了。

杨帆分配到了五楼,510寝室。

这边小店买了凉席、摊子、以及其它洗漱用品搬上去时,寝室内其它三个舍友也都在忙碌着自己的床铺。

见到杨帆来了,三人只是点头示意了一下,都没说什么,然后继续忙碌。

杨帆也就没吱声,忙自己的了。

搞定之后,杨帆才和三个舍友互相认识了。

赵谦,隔壁鄂人,十八岁,比他小半岁。

匡生辉,隔壁湘人,十九岁,比他大一岁。

金城,鲁省人,十九岁,比他大半岁。

所以,杨帆排老三。

“不排老二就行~”

重生之我的奋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 连载中
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
汴塘舞仕
一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一条路,走着走着,就尽头了。 一辈子,活着活着,就茫然了。 谁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谁在这条路上走过。 这个世界,谁来过。 我想了很长时间,也犹豫了好久,想写点东西,主要是我自己的一些人生经历,有真实,有创作,有激情,有黯然,就当做给自己深圳15年的一点回忆,当做给自己青葱岁月的一点批注吧。有点曲折坎坷,所幸未失本心。
260.5万字4个月前
重生九八致富兴家 连载中
重生九八致富兴家
一门三公
前世,林栋梁没能成为林家的栋梁,熬到最后也不过靠着烧烤摊子勉强在大城市立足。今生,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发家致富,让家人以自己为荣!
31.1万字5个月前
山野小闲农 连载中
山野小闲农
旧梦一俗人
一个普通的景观设计狗,奇遇得到随身空间后果断离职,这种抽象甲方我不伺候了!回乡承包荒山,开垦果园,穿梭于广阔大山间,采药、遛狗、钓鱼,闲时养几只灵气的宠物,和家人一起当个逍遥小闲农……
19.2万字5个月前
重生富二代的我只想打歌 连载中
重生富二代的我只想打歌
最怕唱情歌
本来重生这事真不应该给我。上辈子的我,老子是首富,花钱上的大学,从来没工作过,是个败家但败不完家的败家子。但父母还都愿意,还母慈子孝。 所以我真不用逆袭了。哦,除了花钱买指标了;哦,除了还想唱唱歌,谈谈情……
95.0万字5个月前
盛开的红土地 连载中
盛开的红土地
林下泽
根在农村,魂在故乡! 从农村走向城市。 从农民变成工人、个体工商户,企业家…… 千百年来,在南国的这片红土地上,从来不缺乏一群勤劳勇敢的劳动农民。 然而,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中,这一群农民的后代,纷纷放下手中祖父辈传下来的农具,进城务工和经商。 他们,正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诠释着一代农民工努力奋斗在建设祖国第一线上的无悔人生; 他们,正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汇集凝聚成一股巨大的洪流,谱写着这个盛开的
13.4万字5个月前
塌房少女重建指南 连载中
塌房少女重建指南
时不识路
宋桉这么多年的追星生涯可谓“轰轰烈烈”,走哪儿塌哪儿,爱谁谁塌房出丑闻。 常喻女强人的外表下,对于爱豆和初恋都留着一颗脆弱长情的心。然而初恋无果爱豆塌房,她的精神世界遍地不如意。 但是生活并不只有一处精神世界,对于两位27岁的追星女孩而言,追星“处处塌”也不是当下最需要焦虑的事情,外界目光如潮水般涌进她们的精神乌托邦。 走出理想国,随着年龄的增加,父母的按部就班和社会的关注下该如何自处如何消解?
40.6万字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