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与电子表不一样,计算器这种复杂设备,是不能靠着晶体管来控制的,或者说即使可以也控制不了成本与体积芯片就是最佳选择。
摩尔也没有多问,与诺伊斯交流一会后说道:“杨先生,这样的芯片,理论是可以做出来的,但成本多少,暂时我还不确定,需要项目成立之后,进行深度研发才行。”
“没问题,你们先立项,然后将委托研发扥价格报给我。”杨文东点点头说道:“美国也是有很多芯片研发的,大概成本还是能知道的。”
目前全球在芯片发展这一块,美国是一家独大的,就是欧洲拍马也赶不,日本那边可能也有一点这方面的技术,但现在这个时间点还差远了。
自己想做计算器,或者比较复杂的芯片,就必须依赖美国这边,而英特尔就是自己最佳选择,本身自己也是这家公司的股东
“好。”摩尔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道:“我这边还有一个要求,如果研发出来后,生产在初期可以放在美国,但后期我需要转移到香港所以初期我会安排人过来学习。”
“在香港生产?杨先生是指封测?这个没问题?”摩尔回道。
杨文东摇头道:“不是,是全部生产过程,除非有哪些工艺,香港实在生产不了,那就放在海外。”
香港并非没有芯片产业,在70年代,不少电子公司都将封测放在香港,充分利用这里的低人工成本以及高素质人员
但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外加新加坡吸引外资,最终这些产业都离开了香港
摩尔道:“杨先生,这样操作很不划算的。”
“我知道,整个产业链全部搬到香港成本很高,但只要未来香港或者亚洲有着足够订单,那还是划算的。”杨文东又说道:“以前的晶体管不也是这样,早年在美国生产最划算,但日本后来在成本控制,不是超过了美国?”
未来,光是自己的产业链需求中,对于芯片就非常高,那么多家电,其实也会在未来进行芯片,只要等芯片的成本迭代后降低,当低于传统控制器的时候,就是春天到来了
更不要说还有电脑、游戏机、音乐播放器等等,甚至他也可以学习代工模式
当然,未来多少年后,当电脑产业规模足够大、电子产业对美国足有重要的时候,就可能会限制其他地方的发展,不过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最坏的结局,也是自己能够生产自己家电所需要的芯片,这也足够了,大不了自己投资台积电及三星,也是一样。
“好吧,这样说也有道理。”摩尔点点头,答应说道:“好,如果设计出来后,你那边可以派人过来学习,其实难度也不高,就是各种设备需要购买,外加人员要有一定的学历,知道怎么操控设备,也要懂一些电子技术。”
“这个我知道,我在香港那边也早有准备了。”杨文东回道。
为了布局未来的电子产业,早在几年前,杨文东便让荣耀电子在香港培养专业人才,特别是海外方面的一些技术等等,不说要掌握研发,但最起码要了解基础知识
优先录取的就是公司内部肯学习成长的人才,或者刚刚毕业的优质大学生,回港的留学生也有,不过这种人不多
在一个工业不发达的地方单独搞某个工业,成本是非常高的,基本都是政府推动,如70年代日本联合几大财团一起搞芯片产业
而在香港的话就只能依靠自己了,不过他也没想着未来将香港打造成芯片之都,只需要能够满足自己需求就行了。
:求月票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