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不错,又是周日!就在锻炼身体的时候,多了些时间!今天锻炼身体的人因为是周末,貌似少了不少人,估计好多今天都在家补觉,没来锻炼身体吧!说实话,能每天坚持来锻炼身体的真不多,这个一年下来,我就发现了我们几个,基本雷打不动,并且还都很准时,一般家里没有重大事件,都能看到他们,也就是这个原因,我们经常能在一起聊聊天!今天和他们聊天的时候,聊到了一个人,朱熹!每个人都对他做了一些评价,我也说了关于他的评论!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最早知道他的时候,是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我爷爷的书桌上看到一本书《大学中庸》,上面在书的点评,解读上介绍的朱熹,那个时候看这本书也就是为了和同龄人在一起多点吹牛的资本,后来在大学的时候,为了和兄弟学校沟通儒家思想,还专门花费了好多时间去学习他的一些东西!时至今日,我又重新拿起来这本书,感觉对这本书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所以想今天很全面的把我对这本书的理解给大家分享一下,因为能力有限,理解的也许有偏差,如果有幸被一下有见解的人看到,不要去笑我就好!话题很大,我们先从了解朱熹这个人成就开始说起,在我国宋朝,儒家思想的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在后来的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被封建统治阶级看做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明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在以后也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不仅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后来朱熹的学说,也对后来明朝王阳明的心学也有很深刻的影响。最经典的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的做出的突破。
我大概总结了一下朱熹对后人有深远影响的成就有一下几点,创建理学,理学又称道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理气论,朱熹的哲学体系他主要是以程颢兄弟的理本论为基础,并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以及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理是事物的规律。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这些都是关于他的理气论的,很多资料都可以看到的,我在阐述一下,目的是给好多不清楚做个普及!以方便共同探讨!
人生修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