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女帝让他在襄阳府主掌军镇,何尝没有重用的意思毕竟这货是清河崔氏出身,又是永安六年二甲榜眼,还是永安五年武第进士。
当得儒将之称。
在女帝有意弱天下世家的时候,崔笙还能稳步攀升,可见此人的确有真材实料。
崔笙这人的仕途轨迹,着实让人羡慕。
一场算不得盛大的晚宴,崔笙不敢怠慢李汝鱼,毕竟身在朝中,才知道李汝鱼的可怕之处,可以说,李汝鱼的重量,绝对不弱于一位六部尚书。
何况临安那边的旨意已经送递各州府,李汝鱼如今是正儿八经的六品官,仅比自己这个知府低一级当然,文散官他还差自己不少。
崔笙虽是五品知府,但那是职官,文散官是正四品的正奉大夫。
是以正常晚宴看似简单,没有什么山珍海味,都是些寻常酒肉。
主宾也仅两人,崔笙和李汝鱼,陪坐的一位是崔笙的妻子,同样清河崔氏出身,不过是旁支,五官一般,但贤淑端庄。
而陪李汝鱼的,则是从襄阳青楼请来的一位大家……嗯,卖艺不卖身的大家。
艺名叫绾绾。
只不过并没有像秦淮河上的那些大家一般,才貌双全,这位叫绾绾的女子大家,相貌其实并不出众,中上之姿,但一手琴艺炉火纯青,堪称宗师。
而且听崔笙说这位女子大家真正擅长的并不是琴,而是书道,又说也是女子不能科举,否则当年举艺科,高中书道的就可能是这位女子大家而不是你李汝鱼。
李汝鱼一笑置之。
但绾绾听说李汝鱼是永贞元年艺科书道魁首时,眼眸里的神色明显变了,谈吐一直比较得体的她忍不住唐突问了一句:“小官人就是那位让老相公柳正清怀抱侠客行入土的书道魁首?!”
李汝鱼笑了笑,对这位女子大家很有好感,“侥幸侥幸。”
崔笙哈哈大笑,“老相公柳正清自创柳体字,堪称一代宗师,能让他怀抱你的大作入土仙去,这可不是什么侥幸。”
第一次有人如此吹捧,李汝鱼略有尴尬,不知如何接话。
崔笙也没为难李汝鱼,绾绾更是体贴的见好就收,为李汝鱼斟满果酒,只是再看李汝鱼,眼眸里就充斥着崇拜和仰慕。
酒过三巡。
崔笙的夫人找了借口去了后宅,绾绾也明事理的到屏风后弹琴,留下李汝鱼和崔笙两人对坐而谈。
“接到陛下的圣旨了?”
李汝鱼点点头,心中也有些意外,明明苏苏是假传旨意,怎的自己还在蔡州养伤时,女帝让自己去蜀中的圣旨就到了。
女帝未卜先知?
崔笙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你也不用奇怪,这件事我估摸着陛下本来就意料到了,毕竟咱们的苏王妃”说到这里,崔笙的神色很奇怪,既有捉狭又有艳羡:“毕竟咱们的苏王妃不是省油的灯。”
李汝鱼苦笑,旋即猛然想起一事,“这傻女人被胭脂柳请去做客了,会不会有危险?”
崔笙摇头,“不好说。”
旋即又道:“襄阳这个地方太复杂,鱼龙混杂,就是朝廷也不好解决,更不可能出动南北镇抚司,只能维持当下的现状。”
李汝鱼讶然,“怎么说?”
崔笙长叹了口气,反问李汝鱼:“你虽是举艺科入仕,但应该知晓百余年前的襄阳攻防战罢?”
李汝鱼缓缓点头。
宣和年间,厉兵秣马的北蛮养兵蓄锐足足十五年后,铁骑踏关山,强势闯入燕云十六州,以摧枯拉朽之势将燕云十六州的驻军打得屁滚尿流。
燕云十六州一破,其背后便是一马平川的广阔原野,大凉都城开封就如被剥了衣衫的小娘子,毫无防备的曝露在北蛮铁骑之下。
铁骑所到之处,无所阻挡。
崇文两百年的大凉,在那一天才发现,偌大的朝野之间,竟然找不出一个武将来撑起这片天下。
胆小的徽宗禅位,钦宗登基,改年号靖康。
天子易位。
但大凉的军队还是那些军队,将军还是那些将军,谁也抵挡不住北蛮铁骑。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