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有座崇圣寺。
雪峦万仞、按银洒翠的点苍山峙其后,波涛万顷、横练蓄黛的洱海嵌于前。
寺有三塔。
三塔鼎峙,撑天拄地玉柱标空,雄浑壮丽,倒影山水间,相映成趣,为苍洱胜景。
塔下有个老和尚,安静的扫着满地黄叶。
不远处,蹲着个黄袍青年,不过二十五六的年纪,面如冠玉,灵气逼人,秀气斯文间,难掩天赐皇冑的上位者气息。
青年神情有些沉闷,拨弄着黄叶轻声问道:“父皇,大凉岳家王爷南下去临安,是否会大乱?”
扫地的老和尚依然挥着扫帚,只是恬淡的说道:“乱不乱与我大理无关,岳平川纵然反了大凉,也不过是一场江山争夺战,无论谁坐在那垂拱殿里,大理这片彩云故土,都是大凉觊觎之地。”
这是大理悲哀所在。
大凉立国三百余年,甚至上至大燕,哪个君王不想吞并大理?
大凉四周,东海无穷尽,北蛮难收,蜀中背后是西域广袤疆土,可那是无穷无尽的沙漠和戈壁,就连昔年意图一统整片天下的大燕太祖,也对之嗤之以鼻。
沙漠和戈壁无尽头,几如东海,却是真正的死亡禁地。
况且西域地广人少,美人、矿产、赋税皆贫瘠,历来不是君王所向之处。
然而大理不一样。
人多,盛产矿石,出产滇马,又有女子娇媚水嫩,在天下君王眼里,就如一个裸身女子,谁不想挥师将之纳入版图?
当年大燕太祖功盖山河,在大燕兵圣百里春香的辅助下,不仅将草原纳入版图,更是连大理也成了大燕的一处辖境。
但大理有幸,大凉太祖立国后疲于国内局势,北方又有北蛮,于是大理趁机立国,几经内乱波折,段氏终于还是熬了三百余年国祚。
如今大凉天下异人横生,谁知道后面局势会怎样?
蹲在地上的青年很忧郁啊,“可如果岳平川死了,赵骊和王琨也会难熬,迟早被那个女人收拾,届时大凉无内忧,咱们大理可就要面对大凉这个巨人的兵锋了。”
老和尚笑了起来,“还有北蛮呐。”
只要北蛮一日尚存,大凉就不可能倾尽全力攻打大理。
青年点点头,“孩儿知晓,只是最近大凉的局势有点诡异,女帝看似要对岳平川下手,但很可能真正目的是赵骊的西军。”
老和尚停了下来,沉思片刻,“道隆,你着人去一趟广西罢,关键时刻帮一把赵骊。”
只要西军依然在赵骊手中,大理就可无虞。
正是当今大理国主段道隆拿起一片黄叶,摁死一群争夺死黄蜂尸首的蚂蚁,起身之间,黄袍如皇袍,霸气于秀气里滋生。
这位年轻国主临走前似在自语,又似在询问老皇帝。
段氏为何仅止于彩云间,天下那么大啊。
老和尚怔怔的看着儿子背影,自小便雄心壮志的他,立志要做一个大燕太祖那般开疆拓土一统天下的盖世英雄。
此子,当为大理之虎。
老和尚吐了口长气,眉宇间尽欣慰。
所以我才禅位给你。
用大理国祚,来换一个定鼎天下的渺茫可能,好过于闭国等死,大理段氏窝囊了三百年,终于等到了你这条丛林之虎。
……
……
赵骊阴沉着脸,一杯又一杯的牛饮美酒,徐秋歌坐在他腿上,只是默默的为他斟酒。
异人沈望曙并不在,赵骊显然有事瞒他。
徐秋歌许久才轻声道:“王爷,难道局势不在掌控了么?”
赵骊放下酒杯,想了想,“岳平川的举动让人看不透彻,他率大风轻骑南下,又让虎牙铁贲随后,无论反不反,在天下人眼里,都是反叛之举,他不可能不知道。”
既然知道,为何没有让镇北军步卒随后。
反而只是驻守开封望南方。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