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宝蛋这几句话,众妇人就起了疑。现在的皇帝听说书的说姓赵,再加上十年前,卫王氏确实给人做过一段时间的奶姆,莫不是那个时候,卫王氏就把自己的女儿换成了公主,公主变成了自己的女儿。
越看原主长得越不像王氏一家五官平凡的样子,早前有人说过此类话,被来势汹汹的卫王氏吵了几架,便没也再讨论过。如今,从她儿子嘴里说出来的话不似作假,故意顺着宝蛋的话往下问,才知道原主是真公主。天宫里的那个是卫王氏的女儿,假公主。
这会儿,真公主还湿得身子呢!几人赶紧把原主抱回家,拿出自家女儿儿媳的衣服给原主换上。原主身体可真轻,抱起来轻飘飘的,一点也不像十岁的孩子。
这话被几个妇人不知怎么的传到了里正的耳朵里,又传入了王县县令的耳中。县令同夫人商量,把此女接入府中过活。原主到了此时,才过得像个人样。
后来,各地均流行了一阵假公主坐鸾帐享富贵,真公主在乡野吃苦头的戏,最后又传入京都。这事落入有心人的眼中,经各方打听查实之下,派人找到了原主,并把原主接入帝京。
原主十岁上,就由县令夫妇收养,给请了有名的女先生做其老师。原主聪慧通达,一点即通。火遍全国上下的真假公主戏文也是由原主所编写。
戏文流传开来之后,原主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见的人,太子身边专以巧言令色的通直郎刘秉皓。两人会面不久,刘秉皓为原主引见太子。在一座茶楼,原主终于见到了第一个亲人,太子赵缮。
彼时的太子内忧外患缠身,始终不得解脱。原主为太子出谋划策,皆见奇效,太子对其信任异常。后又被太子当作幕僚带回东宫,母子三人私下里相认过一回,与现在如出一辙。
所不同的是,当时的开国皇帝虽是风寒侵体,但有国医圣手在,卧病几日之后,身体恢复如常,原主想要恢复公主身份少不得要仔细谋划。
皇帝的六位年长儿子均以成亲开府,各自报团,组成自己的势力集团,与太子分庭搞礼,誓拉太子下位,进驻东宫。
自古以来立嫡立长,太子赵缮身为皇帝长子,又是元配所出,理所当然地成为太子。赵缮五六岁之时还是农家小子,成天在田野跑来跑去,及至十岁左右还未启蒙,当时义军首领的赵成章还未留意自家快长大的小子,最后,他身边的谋士看不过去,进了建议才开始给太子启蒙。
天下初定各地局势不稳,前朝末帝一直隐藏在民间,企图复辟。皇帝又忙于政事,等抽出空来关心太子学业之时,太子性子已定,已到了娶亲的年龄。
太子年幼之时,贫寒交加,对于肉食是相当的执着。作了太子之后,每日更是肉不离口,养的一副痴胖的身形。更兼其性子鲁莽,作事冲动易怒,又有其它几位成年的优秀皇子作对比,朝中大臣对太子并不报希望在身。
原主的到来,给太子添了一份助力,打得其它几位皇子措手不及。有心细者,就打听东宫何时来了一位谋士。能拉拢在自己这一支就拉拢,否则除去这一祸患。
几位皇子联手,原主藏的再隐秘也被人找了出来,并打听到了其身份来历。几人趁着皇帝大寿之时,向皇帝献上一戏,并由此引出原主。皇帝命人当场采用滴血之法查验原主的身份,又叫人仔细观察原主的样貌与赵芙的面貌。
在经过仔细辨认之后,原主留在后宫,静等册封。原主寻亲故事由此完结,成了另一段故事的开场。
太子质问原主,为何要背叛他,另投他人。不是说让她静待时机吗?怎么能联合其它兄弟让他下不来台面。原主只是伏地认错,称自己只是太心急,想要回到亲生父母身边,才会如此做云云,就是做了公主也会给兄长出力。
实际上,太子只是把原主当作一个任自己可以随意差遣的下属,以完成他的大业。原主冰雪聪明,时间一长,怎会不明白太子的想法。当其它几位皇子找上门的时候,原主当即答应了。去掉了太子身边的智囊,太子的劣势渐显。
这几位皇子中,其中有两位是与太子同胞的兄弟:二皇子赵渊,三皇子赵衡。
快穿之红尘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