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乐平坊,大理寺。
“浒苔县杀子案,搞得民意沸腾,登台郡,青州府三次判决都差点引发民愤,不得已将案子交到了大理寺,你们几个看看案件,然后议个章程出来。”大理寺卿庄同尘坐在高案上慢条斯理说道,典型的天鸿书院做派。
底下大理寺左丞袁笑,中丞张怀,右丞王海拿起案卷仔细看了一会儿。
袁笑率先说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没说的,登台郡和青州府都是按刑律判决,属下没有异议。情大于法,此例不可开,属下认为,将此案发回青州,由青州牧刘大人定夺即可,同时可辅助青州安抚民愤。”说的条条在理,袁笑进入大理寺时间不短,老刑名了。
张怀没说话,王海站出来提出了不同意见。
“子不孝,父乃杀之,听起来就荒谬。他犯了刑法,杀人偿命也没问题。但我朝‘父杀子,子杀父’的案件虽极少听闻但也并非没有先例,为何唯独此案引发州府全境轰动,民意沸腾,属下认为不可以常理来断。否则安抚民愤?怕是一句空谈。”
“那你说怎么办?”一直没说话的张怀问道。
庄同尘、袁笑也都看着他。
王海心下一横,沉吟了一下说道“此案必有诸多隐情,案卷上没有详细记载。好在凶手已经自首归案,青州百姓虽群情激愤但没有引发民变,所以此事不急。属下认为,该由我大理寺派人直接去青州调查此事,以彰显朝廷重视,这样一来民愤自散,二来也可详细了解案情慎重定案。”
“小小一个命案,而且凶手自己已经投案自首,若也要我大理寺出面调查,那天下那么多难断之案,岂不放任州郡衙门都推到我大理寺头上来?属下以为不可纵容,不管是州郡,还是百姓。”袁笑坚持道。
“可此案非同寻常,若死搬刑律判决,就算此次可以镇压民愤,怕也会留下后患,以后此类事件定会层出不穷……”
“好啦!”庄同尘打断,看向王海“我听出来了,其实你是倾向于轻判的是吧。”
王海稍微沉默了一下,低头承认“是,据案件描述,那儿子做的事实在天怒人怨,况且凶手也已经自首……”
袁笑听完后语重心长的说“王右丞啊,这是大理寺呐,是掌管朝廷刑律的地方,怎可有妇人之仁。”
“非下官妇人之仁,下官所虑者乃我大燕刑律之权威,若是害怕麻烦,又顾忌地方州郡的看法,将此案不管不顾……怕是有失偏颇,会让天下百姓对我大理寺寒心呐……”
“可一旦将此案接下来,我们若推翻原判,就是证明州郡衙门无能,岂不让地方官吏寒心?我们若维持原判,那对青州百姓又没法交代,正会让我寺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袁笑咄咄逼人的对王海说完,又转身看向庄同尘,“大人,此案就是个烫手山芋,不能接啊……”
“袁大人!大理寺掌管天下刑律,我等行事自有陛下与大燕律法背书,只要我们堂堂正正不偏不倚,怎会左右为难,何惧他人非议!”王海对着袁笑义正言辞喊道。
袁笑看着对面跟自己直言顶撞的年轻人,却没有恼,而是语重心长的说,“小王大人……这里是大燕朝堂,并非松山书院那种非黑即白的地方,很多事……”
“袁左丞!”袁笑还没有说完,庄同尘打断了他,严厉的看了他一眼,又转头对王海说道“其实……王海说的也不无道理,子不孝,在我大燕绝非个例,若此案判决稍有不慎,那就会助长歪风邪气,此类事件就会再次发生。”
“大人明鉴!”王海听闻此言,躬身施礼道。
“好,那就这么定了,大理寺右丞王海,会同青州司校办,明日启程,去青州调查此案,速去速回。”最后庄同尘拍板,说完又警告的看了一眼袁笑。
……
北平坊,成国公府。
镇国太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