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耐力和眼力,山壁还考了身体的平衡力,每一个能落脚的借力点并不都是平的,有的是倾斜,甚至有的倾斜的角度很大,身体再踏上借力点一瞬间,就要找到身体的平衡,同时还要用力前往下一个借力点,这就需要极好的平衡能力。还好郑德以前练习的时候,踩着水潭中漂浮的树叶都能够保持平衡,已经为平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随着不断的攀登藏石山,郑德也逐渐了适应了藏石山这特有的卸力,眼睛能够迅速的找到下一个合适借力点,身体能够迅速的计算出两点之间所需要消耗的星力,所需要的星力保持在刚好可以到达下一个借力点的量,不至于过多的浪费星力。
随着不断登山,郑德注意到各个接力点之间的距离,好像被故意的调控了,有的时候一段高度内,借力点之间距离都比较近。进入下一个高度之后,各个借力点之间的距离又变得比较远了。
郑德开始还不理解为什么要设置一段一段的不同距离的借力点,后来突然想到,这是不是李族考虑到不同环境,而故意设置的距离。
就比如借力点比较远的情况下,需要用到更多的星力才能到达下一个借力点,而脚下山壁卸掉的力量也就越多,如果把这种情况对应成地形的话,那这种借力点距离远的就相当于沼泽之类的环境。因为沼泽就是这样,用的力越大,就越容易陷下去,而抬出来需要更大的力量,消耗星力也就越多。
同样的,如果借力点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所消耗了星力比较少,那把这样的情况对应到环境中的话,环境就相当于有草甸的沼泽,虽然还是有被卸力,但相比借力点距离远的情况,这种就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星力,都可以可以跳到下一个借力点。
这样通过借力点之间距离的改变,起到了模拟环境的效果,让步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毕竟在坚硬的岩石上施展步法,谁都能做到,但是想要在不同的环境,比如沼泽或者厚厚的草垫中施展步法,而不受影响,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了。
藏石山确实是一处能够训练到步法的地方,它是从各个方面来针对训练步法,并不是单一的追求速度,虽然考核确实要求速度,但是它从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
难怪当初李族不在开采这里的矿物制作护甲,毕竟矿物总是有限的,总会被开采完,但是拿这些矿物来培育李族新一代人的步法,岂不是有更长远的作用。
耀世星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