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五个也是经过了重重的考查之后,弄得穆慧觉得,若再查不出问题,这五位,就真是克克勃出身了。想着自己等人用,而且也不想找那积年的老掌柜,那样的,不容易听话,最终挑了明义,明亮两兄弟出去当掌柜。找他们俩倒不是因为他们最好,而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是最早核实的。
明义,明亮是亲兄弟,两兄弟是清白人家,自卖为奴的。两人也不是外地人,就是京畿人氏,于是调查之后,穆慧就听了一个无比狗血的家庭伦理故事。
明家里原是有几亩薄田,老爹中过秀才,在村里开了一个小私塾,老娘就是平凡的家庭妇女,十里八村的,也算是数得着的小康之家。
明义、明亮兄弟也是至小读书的,谈不上有天赋,估计明老秀才也不算是什么特别有天赋的,据说也是考了N年,也没中上举,不过老头有自知之明,一面开着私塾,赚着束蓨,一边自己读书考学,总算家里没跟张秀才一般家破人亡。
原本挺幸福美满的人家,却还真有些天妒的意思在里头。原本真的好好的,到了明义六七岁的样子,明太太就得了急病死了。一家子,一下子就没了章程。
靠着邻里帮衬的,好容易过了一年,明秀才也觉得家里不像样,于是就续了个娘子。这也真的没什么,之前就说了,穷人谈不上守孝的,更何况还是礼法相对宽容的男子。没有哪个丈夫能为老婆守上一辈子的。
不过,老话说得也一丁点错没有,有了后娘自然也就有了后爹,更何况后娘是有自己孩子的。
明秀才本身又没什么钱,年纪也不轻了,自然也不可能续个黄花大闺女,找的就是邻村的寡妇。之前也打听了,那家就一个闺女,家里也没什么糟心的亲戚。想着只是女儿,就存在争产的事,到时赔上几抬嫁妆就打发了。所以当初选人时,明秀才也真是为了儿子们考虑的。
但新娘子抬进来了,日子过顺了,慢慢的,明秀才和儿子们的关系也就起了变化。
之前父子相依为命,突然多出一个母亲,一个继姐,对明家兄弟来说,多少也会有点冲击。而古代的父子关系本就有些变态,什么抱孙不抱子,明秀才本就只有两儿子,至少就严厉,之前有明太太从中调合,他们之中也没外人,两兄弟自然也就不会多想。但娶了继母,父子关系也就自然而然的起了变化。
之前同样的话,再听到明家兄弟的耳朵里,也就不是那意思了。而继母其实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就算没儿子,她也是有女儿的,继子都大了,自然不可能跟她亲近,她将来总不能在这兄弟手下讨生活吧。
她很明白,她能依靠的不过是明秀才和女儿罢了。所以她要做的就是,让明秀才不能只向着儿子,不向着她们母女。继母自然要拢着明秀才,乐于他与儿子离心,自己和女儿在明家方好度日,将来才好替女儿找人家,好好发嫁。
于是,此消彼长之下,明家父子就跟仇敌一般了。家里就三天一吵,五日一闹。儿子什么读书不用功,就知道贪玩,还有什么不知道孝顺,连亲娘的东西都弄坏了,还污蔑是继姐所为,都成了吵架的理由。吵到后来,明秀才打儿子,也就再所难免。
明秀才是方正的人,他打孩子也真是为了儿子好。他就两儿子,万不肯让他们学坏了。于是拘得更严些。一丁点错,也是要纠正的。
其实两儿子,从小就这么管过来的,他自然不觉得自己错了。但之前儿子不反抗,受教,他也就算了。现在越来越桀骜不逊,这让明秀才怎么受得了,自然越发的不喜了。
一家人,过到后来,就跟仇敌一般了。两兄弟就跟外人一般,进出都没人搭理,在家也不过给口饭吃罢了。其实这样,明家兄弟也没想过离开家的。
只不过继姐终于出嫁了,明义发现继姐的嫁妆里,竟然有生母嫁妆里的东西,于是就在亮妆那天,当着亲戚朋友们的面再次闹腾起来。
明秀才那天也真被气晕了,于是直接就拿着棍子,把他们打出来,还在院里吼着,从此与他们恩断义绝。他们再不是明家的子孙。
极品夫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