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挂了电话,苏浩拿起剧本开始认真阅读剧本。
刘二明这个角色虽然是男配,其实戏份也不少,一直贯穿了全片。
洗澡的整个故事很简单,就是在一个普通的老澡堂周围的邻里百态和父子、兄弟之间感人的亲情故事。
老刘经营了一辈子澡堂子,是京城搓澡行业的一把手,他早年丧偶,育有两个儿子。长子刘大明离家南下多年,只有智商低下的儿子刘二明守在身边。
老刘颇感晚景凄凉,但幸好还有一群多年的老主顾经常打交道。这群离不开澡堂子的老伙计们经常在一起惺惺相惜,令老刘感到几许喜悦。
忽然有一天,大明回来了,原来是二明发给他的一张明信片让他误以为父亲病逝,所以匆忙赶回。
大明面对迟暮的老父亲、什么都不知道的傻弟弟和破败的澡堂子,毫无久留之心,稍作安顿便准备返程,但没想到老刘突然犯病,大明只有留下来照顾父亲、弟弟和澡堂子。
也就是从此刻,大明才开始真正接触澡堂子、接触洗澡,才开始试图去了解父亲,并渐渐产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不久后,老澡堂子面临的被拆迁的境况,老刘表示坚决不和澡堂子分开,但就在这个时候,已是风烛残年的他再次犯病,离开了人世。
。。。。。。
张杨很厉害,或者张杨的编剧团很厉害,洗澡围绕老刘一家两代人对澡堂子和洗澡的态度,反映了新旧思想、新旧文化的冲突、矛盾与融合,整部作品弥漫着一种怀旧情绪,使人深陷其中。
现代化这个问题是第六代导演一直在涉及和处理的话题。一方面,这是时代的必然性,因为电影就是我们生活的映照。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的改革开放浪潮,带来了社会的现代化问题,社会在发生巨变,家庭,个人也随之改变。另一方面,这与第五代导演反应历史与文化不同,第六代导演在这种社会变革之下,他们将镜头对准了当下社会本身,记录和创作了现代化对于当下社会带来的种种影响。
他们将关注的重心从民族历史文化的厚重转移到了当下社会的焦躁,他们关注普通家庭生活和草根小人物,讲述他们切实的生活变化,来影射时代的变动。
然而,同样是现代化的讲述,导演们各自的表达方式不同,贾璋柯倾向于文学性的讲述,蔡明湸在他的佛学境界中修为电影,宁皓借助于后现代的荒谬,娄晔偏激地展现他的才华横溢,而张扬不温不火地在艺术与商业间寻得平衡。
洗澡想要表达的的社会中新旧冲突的命题,国内导演在这种宏大题材上,非常热衷于大叙事,以至于常常使影片流于空洞。而张扬成功避免了这一问题,他巧妙地以一个普通家庭内部的冲突与和解为切入口,为影片建立了一个亲情的框架,接着又从这个框架延伸出去,探讨正处于剧烈变动中的中国社会当下所面临的新旧间冲突。
看完整个剧本,苏浩发现洗澡整个故事很平淡,也很直白,没有歇斯底里的煽情,没有犀利的台词和花哨的技巧,但却以还原生活本色的质朴,以及隐忍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使他不时被故事中浓浓的温情和人性的真善所感动。
整个故事叙述流畅,一切自然而然的像泉水流淌,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独具一种含蓄却不乏张力的朴素之美。
但凡对电影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越是平凡的故事,越能表现出一个导演对故事和情节的掌控,以及演员们对于角色的理解和体现。
这样的电影要么成功皆大欢喜,要么失败一无是处。
第二天苏浩早早来到南苑浴池,通报姓名,澡堂老板就安排了一个年纪稍大的师傅,李师傅带着苏浩,让苏浩先看李师傅操作,都看熟了在上手,然后老板就离开了。
从这天起苏浩就开始跟着李师傅,先是熟悉澡堂环境,把里里外外都熟悉了,因为洗澡中老刘开了一辈子澡堂,刘二明就是在澡堂中长大,生活,他对澡堂的一切都太熟了,所以苏浩先要熟悉澡堂环境。
南苑澡堂,原名双兴堂,始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由满清子弟王双奎建立,“双”是王双奎名中一字,“兴”字寓意生意兴隆。
我的华娱时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