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但我还是想去转转,李编辑打扰了告辞。”苏浩说完躬了下身子,便转身离开了出版社。
身后李编辑道:“苏浩,转一圈后,你可以再回来。。。。。”
…………
“你这书稿还行啊,千字80,买断版权。”
“不看好,最多千字五十,不能再多了,全版权。”
“你还是试试下家吧,我这里暂时不缺新稿。”
…………
一路跑过来,苏浩走访了好几家出版社,苏浩发现还真是像李军说那样的,没有一家稿费高过作家出版社,版税更是别提。
苏浩本想找一家信誉可靠,牌子又大的出版社投靠。如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巨头,可惜人家看不上他。
这些出版社一直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一个个一副施舍姿态,开口闭口“千字一百,买断版权,我们赶快签约吧”,实在是倒人胃口。偶有几个态度好的,可一提到版税分成瞬间变脸。
转了快一上午,将近11点左右,苏浩来到阜成门北大街,看到一家出版社“知识出版社”,这家出版社具苏浩了解属于二流出版社,建社15年,一直不温不火,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苏浩走进出版社,“先生有事吗?”出版社的前台小姐看到苏浩便开口询问道。
“我想让出版社的编辑帮我看看书稿,看能否出版成读物。”苏浩回道。
“哦,那请跟我来。我带你去编辑部,那里有专门人负责这一块。”前台小姐看着苏浩说道。
苏浩跟着走到,一间挂有副总编辑室牌子的房外,前台小姐敲了下门,推开门说道“齐主编,有人来投书稿,你有时间吗?”只见一男子正蹲着整理书籍。
“啊,有,请进来吧,你去忙吧。”齐主编站起身,看向苏浩道“请进,办公室有点乱,坐沙发上吧。”
苏浩走进屋,就见桌子上,地上,窗台上零散的放着一些书籍,杂志,报刊,这位齐主编刚才正是在整理这些东西。
“你好,齐主编,我叫苏浩,我写了一本小说,请你看看能否出版。”说着拿出书稿递到桌子上。
“苏浩,苏浩,这个名字有点熟,新近有一个新锐诗人好像就是叫这个名字。”齐主编拿起书稿说道。
“如果你说的是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到苏浩,那就是我,诗人不敢当,只是写了几首诗歌而已。”苏浩谦虚的说道。
“真的是你呀,不要谦虚。现在能写出好的诗歌作品的诗人已经不多了”齐主编感叹道。
90年代中|国诗歌开始走下坡路,诗歌比小说更需要灵感和激情。
一首高质量的诗歌可能需要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写出来,当激情耗尽,理想不再,诗人也需要生活,也要面对现实。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年轻人喜欢诗歌,喜欢写诗,因为诗歌代表着理想。
一旦进入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就不会再有伟大的诗人了,吃饱喝足之后写出来的诗歌没有生活,只有无病呻吟。
“这是你写的小说。”齐主编看着书稿的表皮,映入眼帘的是八个字【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然后低头看了下去,不多时,齐主编就看完了。
“你的小说很前卫呀,紧跟当下,而且故事性很强,爱情更是刻骨铭心。可以出版,你希望什么价位。”齐主编看着苏浩问道。
“齐主编,我今天上午也转了几家出版社,得到的结果都不理想。我现在有两种方案,一是千字一百加5%的版税,可以买断版权;第二种是千字一百,不要版税,版权归我。”苏浩看着齐主编回答道。
“你今天一上午,争论都集中在版税上了吧。版税制付酬主要是知名作家才能享有的,新人想要版税,他们是不会答应的。”齐主编看着苏浩说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苏浩看着齐主编说道。
“你今年多大了,现在在做什么?”齐主编突然问道。
“我今年18岁,现在是大学生,就读于北电戏剧文学专业。”苏浩回答道。
我的华娱时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