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超小超大

第52章 和氏璧的真相 (3-1)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亲身经历了规模化养殖之后,易承觉得老一辈人总结的经验智慧确有道理。

养几只鸡很简单,养十几只也不是问题,养几十只放养足够大也能养,可一旦饲养几百只鸡乃至上千只鸡时,集中化养殖就会产生很多的麻烦。

首先就是孵蛋的问题。

自上次六百多枚蛋只孵化出不到五十只鸡鸭后,易承就一直不停的尝试怎样规模孵化。

从孵化室的孵化情况来看,孵出小鸡的鸡蛋,基本都集中在孵化木架靠近火炕的部分。

这说明只有靠近火炕的部分温度接近四十度是合适的,而远离火炕的地方,温度达不到孵化标准,所以鸡蛋孵不出来。

重新实验了两次之后,易承又重新设计了一套孵化室,这一次他把木架直接放在火炕上方,然后火炕上铺满麻布,上面也放着鸡蛋进行孵化。

经过改进,效果好了许多,上升的热气流能极大的提升孵化的效率,不过木架上方最多也只能放三层木板,再多,热量衰减,也孵不出来。

解决了孵蛋,然后就是养殖了。

本来易承还打算鸡鸭一起养殖的,后来才发现,鸡鸭这种根本不是一个物种的东西,放在一起就是灾难,而且鸭子需要大量的水,水不够,经常养着养着就开始大量死鸭。

最后还是选择分开养殖,不过相较于鸭子,养鸡的可行性更高,易承也投入了更多精力在养鸡上。

山上的房舍不够养鸡了,易承就又在后山清理出一大片空地,然后找人盖起了鸡舍,鸡笼全都用木头打造,鸡饲料用小麦混拌着菜叶米糠。

其实李长安那一世时,易承也养过鸡,不过都是小打小闹,只在宏庄里散养百来只鸡,平时吃鸡蛋,逢年过节的时候吃鸡。

现在既然打算规模化养殖,那怎么说也得养个一千只鸡,如此,才能证明在这个时代规模化养殖的可行性。

不过随即而来的一场寒冬,打断了易承的计划。

大雪纷纷扬扬的落下。

外面的气温急剧下降,这降温速度就连易承也是第一次见。

大雪下了三天,天地苍白,白雾一片,雪停之后,气温骤降,一夜之间仿佛整个天地都像是被冰雪冻住了。

听说大雪压垮了不少建筑,长安三辅皆有冻灾,好在今年秋收是个丰年,老百姓此时都躲进家门,数着日子熬过寒冬。

易承出去走了走,很快就又回到了山门的暖房中,一边围着暖炉烤火,一边思虑万千。

穿越了那么多世,看惯了许多生死,易承其实一直以为自己的心早已硬如铁石。

直到太宰去世,易承都不觉得自己有太大的悲伤。

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死。

每一个他所关心、爱护、倾注心力的人,最终都会死。

易承深知这一点。

所以他以为自己完全看开了,对任何人的离去,都会保持从容。

可是当太宰真的离世后,易承才发现自己心中莫名的悲伤,不可抑止的从内到外包围了他。

虽然他和太宰仅仅在一起生活了不到一年,可这一世重生为陈耳的记忆却与太宰相依相伴了十六年。

太宰虽不是他的生父,可却胜过生父。

太宰走了,易承的心也空了一块。

原本他以为只是自己矫情了,特别是看到影卫众人为太宰守灵时的悲凄模样,易承多少还有些不能理解。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亲人离世的痛楚还是不可避免的袭来,以至于在太宰去世后的半个月,易承经常会梦到太宰。

梦醒了,易承才发觉只是一场梦,随即又是一阵怅然若失。

闲着的时候,易承就会不可避免的陷入到伤感的情绪中。

这让易承常常独自一人,默默悲伤。

易承知道,自己不能继续这么下去了,他必须给自己找些事做。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雪国谍影 连载中
雪国谍影
奶油蘑
伪满时期,时局动乱。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就算不能大杀四方,也要为民族的解放与复兴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61.5万字5个月前
大明新命记 连载中
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明末危局,能否逆转?且看平行时空,大明旧邦新命。
1876.5万字4个月前
我在元末种粮食 连载中
我在元末种粮食
清九玄
粮种销售员张阳泉穿越到元朝末年,正值红巾起义,天下大乱。这一年,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当一名十夫长;张士诚在泰州谋划着带盐丁们起义;陈友谅还是沔阳一名小吏。在这个人吃人的乱世,有粮食就有军队,有军队就有势力。张阳泉凭借手中粮种,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一方势力,加入到争雄天下的队列之中。
170.5万字4个月前
从刘备救援徐州开始 连载中
从刘备救援徐州开始
近我者黑
中华上下两千年,一部二十四史,写不尽万千人物风流。 描形画状,书不待言。简单的问题,厚重的历史。 看见一个名字,看不见六十年曲曲。 问出一个问题,得不到假设的结局。 能够做的,唯有了解事迹,唯有对月凭栏,唯有望风依依…… 唯有这些,却不止这些。 年纪不小了,自诩读书不少,却没有一个字是自己想说的,没有一部作品能让别人看到我从书里读到了什么?之所以选择三国,是从小着迷,相对了解,甚至上学的时候写过
20.6万字4个月前
墨辅大唐 连载中
墨辅大唐
布袋外的麦芒
从独尊儒学开始,墨学被推下显学神坛…… 许央到了隋末,意外成了墨家巨子。 顺大势成就大唐,许央扒开儒学一家独大的门,让墨学朴素的唯物主义,让墨家最早的科学观,让墨家聚拢的大工匠显耀大唐,助大唐功业。
20.5万字4个月前
燕王在此,诸王退位 连载中
燕王在此,诸王退位
落春秋
游戏策划叶成被光荣祭天,穿越到了他设定的游戏世界之中。 此时,大商王朝由盛转衰,各大势力彼此撕扯,天下就在他们撕咬中分崩离析。 而在北方的某个角落里,穿越成大商皇族北地燕王的叶成,正在无比虔诚地祷告中。 只听他嘴里默念着: “玄不改命,氪不救非。” “天灵灵地灵灵,一发出金我看行!” “抽卡!” 一声呐喊响彻大商:“怎么又没出货啊!!!!!!”
8.2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