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超小超大

第29章 训练保安团 (2-1)

自古征兵对于兵源质量的要求都很高。

上至霍去病,下至戚继光,还有岳飞、卫青、李靖之流,这些历史名将,对于兵源都相当重视。

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特点,征兵都喜欢征召朴实的农民子弟。

这些名将其实看的很透彻。

城市子弟大多有些小聪明,有小聪明的人其实不适合当兵,因为这种人会有自己的小心思,在战场上很难保证绝对忠诚,只要稍遇危险,便会想方设法先保命,一旦劣势交锋,不仅会自己临阵脱逃,还会唆使周围的人一起逃跑,以便受到审判时,可以嫁祸那些言辞钝拙的同伴。

易承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在选择保安团人员的时候,特地从沛县周边的农村挑选憨厚朴实的农民子弟。

面试了一千余人,最终挑选出了一百人。

其实易承还想再多招点人,可惜人再多的话,恐有造反之嫌,虽然他现在和沛县的县令关系也不错,不过为了防止落人口实,还是忍住了。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还剩下两年不到的寿命,易承打算借保安团之名,给刘邦打造出一个忠心耿耿的初期起兵团队。

关于军队训练这一块,几辈子重生下来,特别是李长安那一世,易承可谓是轻车熟路。

怎么练,练多久,用什么指导思想,给什么样的待遇,易承心里很清楚。

因此在刚刚组建好这支保安团之后,易承就给他们这个百人军团定下了三大铁律,八项注意的指导思想。

三大铁律当然是借鉴后世的三大纪律,再结合现在秦国的情况而定,所有保安团人员必须一切行动听指挥对易承和刘邦联合创立的组织保证忠心保护组织财产安全。

八项注意则是对保安团的日常行为提出的要求,如不遵守,轻则扣月例钱,重则移交官府受审。

光有大棒不行,甜枣也是必要的。

对于保安团的薪酬待遇,易承开了一个月一百钱的薪酬,已经是这个时代相当丰厚的报酬。

秦制多苛,底层百姓的生活其实很困苦,这些人原本在乡野种地,一个人一年到头所产不过五石的稻麦,差不多也就是六百斤粮食,现在秦朝每年收税五抽一法,还要上缴一百二十斤粮食。

铜钱更是几乎没有,交易大多都是以物易物,他们中间不少人的家庭还被征召去修建驰道长城,兄弟还有去采矿挖盐的,都没有任何收入。

易承提出的百钱月例,已经是他们难以想象的巨款,因此当时易承去乡下招人时,一提出这个待遇,便有一群人围上来想跟他去城里挣钱。

他们这些被筛选出来的,大多也都是皮肉坚实,黑大粗壮的乡野老实人,只要给钱或者粮食,什么苦都能吃。

刘邦站在一个黄泥岗上,看着下面站着的一百名站的笔挺的大汉,久久无言,半晌之后,他才对着身旁的易承讪讪道:“陶兄弟,这人是不是有些多了?”

“多?”易承抬头看了刘邦一眼。

“咱们那店面也不大,十个护卫怎么也够了,你这弄出来一百个护卫,是不是多了点”

“这个容易,兄弟再去徐州城开两家棋牌室分店,然后再去丰县、茂县之地再开两家,这些人一散开一处不到二十人,刘老哥以为如何?”

刘邦听到易承这么说,眼睛眯了眯,嘴角渐渐露出笑容道:“妙极,妙极。”说完,他也转过头,盯着比他矮半个头的易承道:“有时候,某家真不相信,陶兄弟今年只有十六岁。”

“哦,何出此言?”

刘邦露出一副回忆的神色,“某家十六岁时,还在乡野间追鸡撵狗,私会妇人,醉于酒市,而陶兄弟年仅十六,不仅做事老成持重,更有大帅之风,且无少年人的轻狂孟浪,论此某不如陶兄弟也。”

刘邦这人虽然有一股痞性,可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丝毫不避讳说自己的不足之处,不像正常人总把自己的缺点藏着掖着,这位老兄对自己的剖析很透彻,或许就是因为他有这种透彻,日后才能成为开创大汉帝国的人物。

“刘老哥过奖了,那依我所言,去徐州再开一家棋牌室,不知老哥意下如何?”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国:猛将横行 连载中
三国:猛将横行
宅家欧巴
[[【飞卢小说网A级签约小说:三国:猛将横行】争霸天下是不可能争霸天下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争霸天下!这么劳累的事情交给兄长曹操去干就行,自己只需负责打打仗,做个猛将冲锋陷阵,再顺便抢几个妹子过生活!吕布天下第一?虎牢关一战,让他丢盔弃甲!蜀汉五虎组队来袭?存孝,元霸,我们上,把他们打成五鼠!只想在兄长曹操的庇护下当条咸鱼,但系统非要把我培养成绝世猛将,我也很无奈啊!(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
11.2万字5个月前
我在抗战玩吃鸡 连载中
我在抗战玩吃鸡
晨跑的小蜗牛
[[【A级签约作品:我在抗战玩吃鸡】在玩绝地求生游戏时,吴良意外穿越成了一名战地卫生员,还获得了绝地求生系统,能爆盒子,还能随意舔包。什么M416和大菠萝(m249),什么98K和马格南,通通舔到手软,医疗箱能瞬间恢复生命值,能量饮料能增加战斗力,三级头和三级甲,更能增加防护力,简直是系统在手,天下我有的节奏!(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9.6万字5个月前
文唐 连载中
文唐
步兵长
现实中的历史老师,网络上的键盘侠,魂穿初唐农家子。 此时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李世民还不是后来的太宗皇帝。 主角机缘巧合与长孙无垢结为姐弟,然而只有十岁的他纵使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选择蛰伏。 蛰伏期间他重操旧业,在初唐修建了一所学塾打发无聊的生活。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为学生编写的教材震惊了整个文学界; 他的随堂笔记掀起了文化风暴; 他无聊之下创立的学塾也成为新文化的圣地。 而他本人……
241.9万字4个月前
盛唐小园丁 连载中
盛唐小园丁
北冥老鱼
上元二年,大唐鼎盛,国内百姓安居乐业,四境之外再无强敌,统治的疆域也达到了顶点。 然而就在这盛世之下却掩藏着无尽的危机,皇帝李治风眩加重,武媚娘开始参与政务,太子李弘体弱,无力与母亲争权,大唐皇权开始落于妇人之手,北方本已臣服的草原各部更是开始蠢蠢欲动。 在这个盛极而衰的关键时刻,张纵穿越到曲江池畔的一个少年身上,养养花、种种草,安安静静也挺好……
102.2万字4个月前
原始小农民 连载中
原始小农民
紫菜饼干
小农民陈昊因为拉的屎不够饱满,获得三次重生机会,穿越到远古史前世界。 作为一个上能种菜耕田,下能养鸡喂猪的新时代农民,陈昊只想在自己的部落里,抱着媳妇儿,搞搞新发明,带着部落乡亲种种田,提高族人的生活水平,不知不觉,他创造一个令四方蛮夷臣服的农耕文明。 分二十四节气定农事,挖窑烧陶,炼铜铁烧玻璃水泥,造纸制墨,观天文制历法,测经纬定方位,于是,一个通晓天文数理化的小农民利用三次重生机会,白手起家
106.6万字4个月前
新崇祯纪实 连载中
新崇祯纪实
一脸邋遢
1628年,明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出现危机,偏偏老天爷也来凑热闹——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看苦逼的武强如何化身崇祯闯出一条生路。 本书不是快爽文,看了可能还有些郁闷。
28.5万字4个月前